[实用新型]一种采血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5606.7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7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小艳 |
地址: | 3001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血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采血连接装置,包括针头和持针器,所述持针器通过软管连接血培养瓶,所述血培养瓶为内含培养液,所述软管的中部和另一端部分别对应连通第一血培养瓶和第二血培养瓶,所述第一血培养瓶和第二血培养瓶的顶部均设置有螺旋帽,所述螺旋帽与软管连为一体;所述第一血培养瓶和第二血培养瓶的底部均设置螺旋帽。既保证了血液计量的准确性,又方便了临床,同时也避免了血液的暴露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血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临床采集血培养需将采血针和血培养瓶连接,计量不好把握采血量不准确,如果要保证计量准确,需要用注射器连接采血器抽出血,然后再分别注入两个血培养瓶内,不仅费时费事,还存在因血液暴露,造成采集血样的污染风险,从而影响血培养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血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采血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血连接装置,包括针头和持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持针器通过软管连接血培养瓶,所述血培养瓶为内含培养液,所述软管的中部和另一端部分别对应连通第一血培养瓶和第二血培养瓶,所述第一血培养瓶和第二血培养瓶的顶部均设置有螺旋帽,所述螺旋帽与软管连为一体;所述第一血培养瓶和第二血培养瓶的底部均设置螺旋帽。
优选的,所述第一血培养瓶和第二血培养瓶内压力状态均为负压。
优选的,所述软管上设有夹持物所述夹持物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夹持物位于针头与所述第一血培养瓶之间;另一个夹持物位于所述第一血培养瓶和第二血培养瓶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血培养瓶和第二血培养瓶上均设有5ml标识的指示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采血针和血培养瓶有效连接,有效避免因流速过快破坏血液成分,抽血量更为精准。
2.本实用新型直接将血培养瓶与采血器组合,采集完血液后旋转瓶口上方螺旋帽,弃去采血针,用旋转瓶口下方的螺旋帽盖住培养瓶。既保证了血液计量的准确性,又方便了临床,同时也避免了血液的暴露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血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针头,2-持针器,3-软管,4-夹持物,5-血培养瓶,6-螺旋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采血连接装置,包括:针头1,持针器2,软管3,夹持物4,血培养瓶5(内含培养液及负压),螺旋帽6,所述软管3一端部通过持针器2与第一针头1固定连接,所述软管3的中部和另一端部分别对应连通第一血培养瓶和第二血培养瓶;所述第一血培养瓶和第二血培养瓶并联设置,所述第一血培养瓶和第二血培养瓶上分别设有5ml标识的指示线。所述第一血培养瓶的顶部设置有螺旋帽,且与软管连通为一个整体;所述第一血培养瓶底部螺旋帽作用是在采血完毕后密封第一血培养瓶时使用。所述第二血培养瓶的顶部设置有螺旋帽,且与软管连通为一个整体;所述第二血培养瓶底部设置有螺旋帽,其作用为采血完毕后密封第二血培养瓶时使用。所述软管3上设有夹持物4,所述夹持物4数量为两个:一个夹持物位于针头1与所述第一血培养瓶之间的软管上;另一个夹持物4位于所述第一血培养瓶和第二血培养瓶之间的软管上。夹持物4用于向培养瓶内注血时夹闭,保证每个瓶子内的血量精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未经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56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取出产品的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便于汽车门槛运输的工位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