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密点胶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5197.0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9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晋;孙培;曲东升;赵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1/10 | 分类号: | B05C11/10 |
代理公司: | 常州至善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9 | 代理人: | 蔡兴兵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密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密点胶控制器,精密点胶控制器包括:点胶控制器本体,点胶控制器本体上设有工作气源输入接口、点胶气压输出接口和快速排气输出接口,工作气源输入接口用于连接气源,点胶气压输出接口用于连接胶桶;排出阀,排出阀的进气口与工作气源输入接口间连接有减压阀,排出阀的出气口与点胶气压输出接口相连;第一气压传感器,第一气压传感器能够采集排出阀的出气口与点胶气压输出接口之间管路的实时气压;快速排气阀;控制模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密点胶控制器,能够实现点胶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和剩余胶液量不足的报警功能,以及回吸气压的自适应反馈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点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密点胶控制器。
背景技术
常规的气动式点胶控制器,其内置的模拟式气压表、数字式气压表或气压传感器连接至减压阀出气口和排出阀进气口之间的管路,用于测量和显示设定气压,无法监测胶桶管路中的气压波形,不具备胶桶内气压监测功能。
具体的点胶工艺,在胶桶内满胶量时确定好的点胶参数,随着出胶次数的增加,胶桶内胶液剩余量逐渐减少,出胶量也随之减少。出胶量明显减少至低于胶量要求时,需要操作人员变更点胶参数(一般是适当增大出胶持续时间)。该点胶应用的核心问题:一是需要操作人员多次变更点胶参数,而且变更后的参数是否合适还需要对胶量进行测试验证;二是操作人员多次变更点胶参数会导致出胶量出现明显波动,即出胶量明显减少时突然变更点胶参数,导致下一次出胶量明显增大。
综上,这样的点胶操作不仅需要操作人员多次调整参数,而且点胶一致性难以提升。胶液剩余量逐渐减少直至无胶液剩余时,将突然无胶点出,这导致在自动点胶设备或生产线上的点胶工序异常,并直接影响整个工艺流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密点胶控制器,能够实现点胶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和剩余胶液量不足的报警功能以及回吸气压的自适应反馈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密点胶控制器,包括:点胶控制器本体,所述点胶控制器本体上设有工作气源输入接口、点胶气压输出接口和快速排气输出接口,所述工作气源输入接口用于连接气源,所述点胶气压输出接口用于连接胶桶;排出阀,所述排出阀设在所述点胶控制器本体内,所述排出阀的进气口与所述工作气源输入接口相连;减压阀,所述减压阀设在所述点胶控制器本体内,所述减压阀的进气口与所述工作气源输入接口相连,所述减压阀的出气口与所述排出阀的进气口相连;第一气压传感器,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设在所述排出阀的出气口与所述点胶气压输出接口之间,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能够采集所述排出阀的出气口与所述点胶气压输出接口之间管路的实时气压;快速排气阀,所述快速排气阀的一端与所述排出阀的出气口、所述点胶气压输出接口以及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分别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快速排气输出接口相连;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设在所述点胶控制器本体内且分别与所述排出阀、所述减压阀、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和所述快速排气阀电连接以控制所述排出阀、所述减压阀、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和所述快速排气阀,所述控制模块能够连续接收第一气压传感器采集的实时气压并在实时处理后提取气压爬升的特征参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密点胶控制器,在点胶作业时,控制模块通过第一气压传感器实时采集单次出胶的气压波形并提取气压爬升的特征参数,由胶桶内胶液剩余量预测算法实现当前胶液剩余量的预测,基于胶液剩余量的预测,能够实现点胶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和剩余胶液量不足的报警功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密点胶控制器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点胶控制器本体还设有真空发生器排气口,所述精密点胶控制器还包括回吸气压产生装置,所述回吸气压产生装置包括:回吸气压产生用减压阀,所述回吸气压产生用减压阀的进气口与所述工作气源输入接口相连;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发生器的真空产生口与所述排出阀的排气口相连,所述真空发生器的进气口与所述回吸气压产生用减压阀的出气口相连,所述真空发生器的出气口与所述真空发生器排气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51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镀锌钢丝生产线用嵌套式过线轮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疗建筑通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