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滤池中的溅水布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4962.7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1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柳;赵子博;王成;王金凤;吴昌禄;郑福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瑞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肖月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滤池 中的 溅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滤池中的溅水布水装置,主要包括一级布水器、二级布水器、一级溅水网、二级溅水网;其中进水管将进水排入一级布水三角堰,一级布水三角堰再将水分配到两个并联式二级布水器,二级布水堰水利用重力自然跌落至一级溅水网,水由一级溅水网分布至二级溅水网再均匀分布到填料中。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经济高效,使得生物滤池当中的微生物反应高效进行,使得滤料可以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类生物膜法反应器污水处理设备的辅助布水充氧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生物滤池中的溅水布水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滤池是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传统工艺,去除污水中污染物是一个吸附,稳定的复杂过程;包括污染物在液相中的紊流扩散、污染物在膜中的扩散传递、氧向生物膜内部的扩散和吸附、有机物质的氧化分解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等过程。
与传统的活性污泥处理相比,生物滤池更适合中小型污水处理工程。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技术有以下特点:1.微生物种类丰富,生物的食物链长。2.存活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有利于不同功能的优势菌群分段运行。3.对水质、水量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4.适合低浓度污水处理。5.剩余污泥产少。6.运行管理方便。对于好氧生物处理来说,必须有足够的溶解氧供给好氧微生物利用。如果供氧不足,好氧微生物的活性影响,新陈代谢能力降低,对溶解氧要求低的微生物将滋生繁衍,正常的生化反应过程将受到抑制,处理效果下降。严重时会使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好氧微生物受到抑制而大量死亡,从而导致生物膜的恶化和变质。对于生物滤池来说,布水的合理性也十分的关键,不合理的布水将容易造成填料的堵塞,缩短了填料的使用寿命、造成了大量的填料浪费,使得原本可控的较低成本变得高昂。传统的布水方式分为两类:旋转布水器和固定布水器,这两种布水器都是中央是一根空心的立柱,底端与设在下面的进水管相连接。布水横管的一侧或顶端开有喷水孔口,间距不等,越靠近池心间距越大。传统的布水器都是将污水管埋于滤料中,再伸出一定距离利用旋转喷头或者固定喷头将污水喷洒到滤料表面。这样的布水系统充氧效果较差且很难保证布水均匀,从而将导致好氧微生物的正常代谢以及好氧微生物对污水中污染物质的处理效果不理想,并且不均匀的布水将造成大量的滤料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生物滤池中的溅水布水装置,经济高效,使得生物滤池当中的微生物反应高效进行,使得滤料可以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滤池中的溅水布水装置,包括设置在生物滤池两端的门型支架,所述两端门型支架之间的两侧均固接有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位于连接杆一的上方,所述两端门型支架上端之间设有水平布置的二级布水器,所述二级布水器的两侧面上延其长度方向开有不少于一个的二级布水三角堰,所述二级布水器上端设有水平布置的一级布水器,所述一级布水器的两侧面上均开有和二级布水器相对应的一级布水三角堰,所述两侧连接杆二之间延其长度方向固接有不少于一组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和二级布水三角堰相对应的一级溅水网和二级溅水网,所述两侧连接杆一上设有位于二级溅水网下方的带孔的填料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同时设置一级布水器和二级布水器以及一级溅水网和二级溅水网的结构布置形式,污水预处理进入生物滤池后将经过一个充氧布水的过程,使得从厌氧池中流出的污水得到多次充分且合理的充氧,使得污水获得足够的溶解氧支持后续好氧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并使污水均匀喷洒在填料框内滤料表面,使滤料不易堵塞得到充分利用,节省了更换填料的滤料成本以及人工成本,经济高效。
作为改进,所述二级布水器设有2个,且相互平行,所述一级布水器与二级布水器相互垂直布置,同时设置2个二级布水器,进一步提高布水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瑞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瑞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49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肉条掉落的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铁施工的盾构始发井基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