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章鱼烧烘培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63338.5 | 申请日: | 2019-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3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蒋培赞;邬锡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梵瑞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A47J37/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4 | 代理人: | 汪发成 |
| 地址: | 31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章鱼 烧烘培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设备技术领域,一种章鱼烧烘培机,包括由铰链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上安装有加热器,下壳体内加热盘和烤盘,烤盘上设有若干下放料盒,上壳体上设有若干上放料盒,上放料盒与下放料盒相互拼接形成完整的圆球形;上壳体上表面安装有储料盒,储料盒内存储有面糊原料,储料盒连通有第一输料管,第一输料管的末端连通有导料盘,导料盘连通有若干第二输料管,第二输料管与上放料盒连通。将上壳体盖合于下壳体上,使上放料盒与下放料盒相互拼接形成完整的圆球形,将储料盒内的面糊原料注入上放料盒与下放料盒形成的圆球形空间内,在加热盘的作用下,将面糊原料烘烤成完整的章鱼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章鱼烧烘培机。
背景技术
章鱼烧又叫章鱼丸子,是一种起源于日本的美食,主要材料有章鱼、海苔、高丽菜等。章鱼烧制作简单,口味独特,口感鲜嫩,工艺性较强,深受欢迎。章鱼丸子主要生产制作设备是挖有半圆球物料槽的烤盘,操作人员在烤盘上放油,并将调好的面糊原料灌入到半圆球物料槽内,放入其他配料,待原料初步定型后,将半成品的章鱼丸子进行翻转,使半圆球物料槽内闲置出一部分空间,并继续往里补充面糊原料,反复几次后,最终形成完整的章鱼丸子。
通过现有的烤盘烤制章鱼丸子的操作十分繁琐,并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章鱼烧烘培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制作章鱼丸子操作繁琐且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章鱼烧烘培机,包括由铰链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能够围绕铰链翻转,所述下壳体内固定安装有加热盘,所述下壳体上安装有用于对加热盘进行加热的加热器;所述加热盘上端固定连接有烤盘,所述烤盘上密布有用于容纳面糊原料的下放料盒,且下放料盒呈半球形;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密布有半球形的上放料盒,所述上放料盒与下放料盒相互拼接形成完整的圆球形;所述上壳体上表面安装有储料盒,储料盒内存储有用于制作章鱼烧的面糊原料,所述储料盒的侧壁连通有用于输送面糊原料的第一输料管,所述第一输料管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所述第一输料管伸入上壳体内,且第一输料管的末端连通有导料盘,所述导料盘连通有若干第二输料管,所述第二输料管与上放料盒连通,所述第二输料管用于将面糊原料灌注于上放料盒与下放料盒相互拼接形成的圆球形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放料盒设有上环形面,所述下放料盒设有下环形面,所述上环形面的内圈设有凸环,所述下环形面的内圈设有凹圈,所述上环形面与下环形面通过凸环与凹圈相互贴合而相互连接,所述上放料盒与下放料盒通过上环形面与下环形面相互连接形成完整的圆球形。利用上放料盒的凸环与下放料盒的凹圈相互贴合,使上放料盒与下放料盒拼接成完整的圆球形,并且使改圆球形空间内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从而保证注入圆球形空间面糊原料不会从拼接处的缝隙向外溢出,进而保证制作成型的章鱼烧形状完整。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盘呈中空的圆盘状,所述导料盘的底部沿圆心向边缘倾斜向下设置。将导料盘的底部沿圆心向边缘倾斜向下设置,可以使面糊原料向处于边缘的第二输料管流动,从而保证每一个上放料盒与下放料盒拼接形成的圆球形空间内都注入有足够的面糊原料,进而保证制作成型的章鱼烧形状完整。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盘与烤盘一体成型。使加热器能直接对加热盘以及烤盘进行加热,使烤盘的每个部分都受热均匀,避免面糊原料受热不均而出现部分烧焦,部分未成熟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呈圆形状,且壳体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的周围密布有第二散热孔。加热器对加热盘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一部分热量传导至烤盘上,使烤盘对面糊原料进行加热,使其受热形成章鱼丸子,另一部分热量需要通过壳体底部的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向外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加热器的安装盒,所述安装盒上设有用于控制加热器工作的开关。将加热器独立安装于安装盒内,避免加热盘的温度过高而将加热器的内部元件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梵瑞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梵瑞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33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