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标签粘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62786.3 | 申请日: | 2019-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3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御正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C9/26 | 分类号: | B65C9/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麻吉凤;毛燕生 |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标签 粘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标签粘贴装置,包括:输送部、标签粘贴部和缓冲部;输送部包括输送带、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输送带为环形结构;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位于输送带的环形空间内,且设置于输送带的两端,用于使输送带移动;标签粘贴部位于输送带的上方;缓冲部位于输送带的环形空间内;并且缓冲部位于标签粘贴部的正下方,用于产生斥力使输送带的上表面的粘贴对象向上抬起。通过使用上述标签粘贴装置,以此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现有标签粘贴装置存在粘贴臂下按压力全部作用于粘贴对象造成粘贴对象破损的问题,保证粘贴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签粘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标签粘贴装置,普遍包括输送带和具有粘贴臂的标签粘贴部。工作过程中,利用输送带将粘贴对象送至标签粘贴部的下方,通过粘贴臂的下按动作使标签粘贴于粘贴对象外表面。
由于粘贴对象与输送带为硬连接,通过力的相互作用,使得货物本身承受全部粘贴臂的下按压力,容易造成粘贴对象的破损。
因此,现有标签粘贴装置存在粘贴臂下按压力全部作用于粘贴对象造成粘贴对象破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标签粘贴装置,通过增加缓冲部,以此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现有标签粘贴装置存在粘贴臂下按压力全部作用于粘贴对象造成粘贴对象破损的问题,保证粘贴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标签粘贴装置,包括:输送部、标签粘贴部和缓冲部;所述输送部包括输送带、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所述输送带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位于所述输送带的环形空间内,且设置于所述输送带的两端,用于使所述输送带移动;所述标签粘贴部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所述缓冲部位于所述输送带的环形空间内;同时所述缓冲部位于所述标签粘贴部的正下方,用于产生斥力使所述输送带的上表面的粘贴对象向上抬起。
通过在标签粘贴部下方增设缓冲部,在其产生的斥力作用下输送带所承装的粘贴对象迎向粘贴臂下按的方向,使得标签粘贴在粘贴对象表面;同时,在斥力大于粘贴对象的重量且小于粘贴臂的下按压力时,由于力的相互作用下,粘贴对象所受到的力为缓冲部发出的斥力。因此在大于粘贴对象重量的前提下,斥力越小则粘贴对象受到的作用力越小、越不易受到破损。
进一步地,上述标签粘贴装置中,还包括位于所述输送带的环形空间的重量测量部;沿所述粘贴对象输送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驱动轮、所述重量测量部、所述缓冲部和所述第二驱动轮。
重量测量部能够测量粘贴对象的重量和重心。通过重量参数值,针对不同的粘贴对象,缓冲部能够确定使其举升的最小斥力数值,使粘贴对象在粘贴标签的同时受到较小的作用力,进一步避免粘贴对象因按压发生破损。
进一步地,上述标签粘贴装置中,还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位于所述重量测量部;所述第二传感器位于所述缓冲部。
通过在重量测量部设置第一传感器,使得粘贴对象输送到重量测量部位置时,标签粘贴装置的控制系统能够接收该位置信息,并向输送部发出指令使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停止转动,而后,重量测量部对粘贴对象进行测量,以此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在缓冲部设置第二传感器,使得粘贴对象输送到缓冲部位置时,标签粘贴装置的控制系统能够接收该位置信息,并向标签粘贴部发出指令使粘贴臂下按,同时向缓冲部发出指令使粘贴对象在斥力作用下朝向粘贴臂举升,以此保证输送部、标签粘贴部和缓冲部的有效配合,提高标签粘贴装置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上述标签粘贴装置中,所述缓冲部包括斥力发生单元;所述斥力发生单元为多组;多组所述斥力发生单元沿所述输送带的底面周向设置。
沿输送带底面周向设置的斥力发生单元,使得粘贴对象底面周向均能有效受力,便于所产生斥力使粘贴对象举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泰格有限公司,未经东芝泰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27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公共安全应急保障管理方舱的舱门监测系统
- 下一篇:蓄热式热氧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