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泵管竖向浇筑支架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2531.7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5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恒;刘京城;钟鑫;申利成;钟涛;李振波;卢海丰;张羽;李哲;李振坤;胡旭东;姚友波;高磊;刘宇;赵健成;于雷;王博;刘军;王峥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E02D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泵管 竖向 浇筑 支架 构造 | ||
一种混凝土泵管竖向浇筑支架构造,包括桩孔、泵管、下料斗,还包括泵管固定架,泵管固定架包括矩形边框和加劲连梁,加劲连梁包括边梁和中梁,中梁与纵向边框形成通道,通道的上方覆盖有门式封闭限位板,门式封闭限位板的中央开有圆形洞口,圆形洞口由半圆缺口合并形成,每块半板的外半部的横向边缘通过与一侧连接面上固定连接的门轴铰接,门式封闭限位板打开或者关闭通道,泵管的外壁紧固有限位箍,限位箍卡在门式封闭限位板的上侧表面。本实用新型泵管支架直接搭设在桩孔周围的土体上侧,保持稳固。泵管支架的中央上侧铰接门式封闭限位板,只需打开限位板并且调整限位箍的位置即可完成泵管的下降和提升过程,施工方便,后续周转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管支架构造,特别是一种混凝土泵管竖向浇筑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的浇筑过程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输送混凝土的一般设备便是混凝土输送泵,输送泵通过泵管将混凝土从输送至施工作业面,最终完成结构浇筑工作。
在浇筑桩孔成桩时,桩孔一般为竖向,泵管需要垂直伸入桩孔内,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输送混凝土产生的前后作用力及施工震动,容易造成桩孔损坏,因此竖向混凝土泵管需要进行可靠固定,同时防止由于泵管晃动和减小泵送压强,造成泵管堵管,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如何解决好输送泵管的支撑和固定问题已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时泵管的最常用的加固方式是采用混凝土墩台固定,而混凝土墩台在后期需要人工凿除,无法周转,耗费人工,增加成本。或者采用脚手架支撑并通过与泵管之间的木楔塞紧防止晃动,这种支架易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造成失稳,施工质量无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泵管竖向浇筑支架构造,要解决混凝土墩台具有需人工凿除,无法周转,耗费人工,增加成本的技术问题,还要解决脚手架支撑和木楔结构易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造成失稳,施工质量无法保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泵管竖向浇筑支架构造,包括桩孔、伸入桩孔的泵管、固定连接在泵管顶部的下料斗,还包括架设在桩孔土体地面上侧的泵管固定架,所述泵管穿过泵管固定架并与泵管固定架连接,
所述泵管固定架呈平板状,包括矩形边框,所述矩形边框包括两道纵向边框和两道横向边框,所述纵向边框的上侧表面和横向边框的上侧表面平齐,两道纵向边框之间间隔连接有平行横向边框的加劲连梁,
所述加劲连梁包括沿纵向边框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两根边梁和两根中梁,中梁与纵向边框围合形成矩形,该矩形形成供泵管通过的通道,所述中梁的上侧表面与纵向边框的上侧表面平齐形成平面,该平面为连接面,
所述纵向边框的上侧、通道的上方覆盖有门式封闭限位板,所述门式封闭限位板的长度等于矩形边框的宽度,所述门式封闭限位板的宽度大于通道的宽度,所述门式封闭限位板沿横向中线分割形成对称的两块半板,门式封闭限位板的中央开有圆形洞口,所述圆形洞口的尺寸大于泵管的外径,所述圆形洞口由每块半板的内半部各开有的半圆缺口合并形成,每块半板的外半部的横向边缘通过与一侧连接面上固定连接的门轴铰接,每块半板相对门轴转动,门式封闭限位板打开或者关闭通道,
所述泵管的外壁紧固有限位箍,所述限位箍的外轮廓尺寸大于圆形洞口的尺寸,限位箍卡在门式封闭限位板的上侧表面。
所述半板相对矩形边框所在平面的转动角度为0-120度。
所述门轴为沿连接面间隔成列设置合页组,每侧的合页组设置至少三个。
所述合页组位于中梁的上侧表面。
所述矩形边框由槽钢焊接而成,槽钢的开口均朝向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25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