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段诊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0172.1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6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倩;陈亚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段 装置 | ||
分段诊刮装置,包括诊刮杆,诊刮杆下端连接有手柄,诊刮杆上端连接有穿插头,诊刮杆一侧杆体上开有铣平面,铣平面上沿竖向方向开有滑槽,滑槽上由上到下依次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推杆,第一滑块的外侧上边沿与诊刮杆的上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刮割网,第二滑块的外侧上边沿与第一滑块的外侧下边沿之间连接有第二刮割网,推杆上端外侧边沿与第二滑块的外侧下边沿之间连接有第三刮割网,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推杆上端均连接有取样槽,推杆的下部外侧穿设有定位销,推杆的铣平面下部设有定位孔;综上所述,采用该实用新型可有效的对患者子宫内膜进行分段诊刮,便于插入患者子宫内,不会对患者子宫有所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段诊刮装置。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种上皮性恶性肿瘤,临床上用于检查确认子宫内膜癌最常用可靠的手段是分段诊刮,然后对刮取的组织做病理检查;对于宫颈管及宫腔的病变,分段诊刮能在临床上帮助对疾病进行分期、确定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分段诊刮是先刮取宫颈管的组织,再刮取宫体部组织,将刮取组织分别送检;分段诊刮前先插入扩宫棒打开宫颈口,然后用小刮匙自宫颈内口至外口顺序刮宫颈管一周,将刮取组织置于纱布上,然后换一把刮匙刮宫体组织,再换另一把刮匙刮另一处宫体或宫底,这样反复向患者子宫内插入刮匙进行分段诊刮,操作时间长,造成患者不适,也容易导致刮取标本之间的相互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分段诊刮装置,采用该分段诊刮装置可有效的对患者子宫内进行分段诊刮,便于插入患者子宫,且不会对患者子宫有所损伤,一次性刮取标本不会造成标本之间相互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分段诊刮装置,包括诊刮杆,诊刮杆下端连接有手柄,诊刮杆上端连接有穿插头,诊刮杆一侧杆体上沿竖向方向开有铣平面,铣平面上沿竖向方向开有滑槽,滑槽上由上到下依次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推杆,第一滑块的外侧上边沿与诊刮杆的上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刮割网,第二滑块的外侧上边沿与第一滑块的外侧下边沿之间连接有第二刮割网,推杆上端外侧边沿与第二滑块的外侧下边沿之间连接有第三刮割网,第一刮割网、第二刮割网和第三刮割网均包裹有薄膜,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推杆上端均连接有取样槽,且取样槽一一对应设置在第一刮割网、第二刮割网和第三刮割网内侧,推杆的下部外侧穿设有定位销,推杆的铣平面下部设有定位孔。
诊刮杆外表面沿竖向方向设有深度刻度线。
第一刮割网上下方向长度为2-3cm,第二刮割网上下方向长度为1-2cm,第三刮割网上下方向长度为0.5-1c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医务人员使用该装置之前,保持第一刮割网、第二刮割网和第三刮割网为拉直状态,可以便于将诊刮杆插入患者子宫内,待诊刮杆插入患者子宫内后,医务人员通过向前推推杆,使推杆顶压第二滑块向前滑动,第二滑块顶压第一滑块向前滑动,直到第一滑块滑动到诊刮杆前端,此时的第一刮割网、第二刮割网和第三刮割网便会向外弓起,将定位销插进定位孔内,便可以对患者子宫内进行分段诊刮这样分段诊刮效率更高,一次性刮取标本不会造成标本之间相互污染;诊刮杆外表面设有的深度刻度线可以供医务人员判断插入深度。
综上所述,采用该实用新型可有效的对患者子宫内膜进行分段诊刮,便于插入患者子宫内,不会对患者子宫有所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01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消毒系统的无菌活鲜过滤箱
- 下一篇:一种市政工程用减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