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偏心轮电机的周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9885.6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2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万水;周鹏;王潇;年玉泽;李夏元;程红光;苏强;朱营博;徐皓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6B1/16 | 分类号: | B06B1/16;H02K7/07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偏心轮 电机 周期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偏心轮电机的周期结构,包括板基体,以及按照周期性或者拟周期性排列嵌入在所述基体中m行n列的偏心轮电机,在偏心轮电机的外侧还包裹有一层软材料;或者在板基体上按照周期性或者拟周期性凸起设置m行n列的由软材料和偏心轮电机堆叠成的散射体振子,其中偏心轮电机由偏心轮、微型旋转电机和引线组成。通过调节偏心轮的转速从而改变散射体的振动频率,可以实现对周期结构带隙范围的主动控制。与传统的隔振相比,这种周期结构可实现结构与隔振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并且具有质量轻、隔振频率宽、实时主动控制等优点,在工程隔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波导,声波过滤器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周期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偏心轮电机的周期结构。
背景技术
周期结构,又称声子晶体,声子晶体的概念由光子晶体衍生而来,在声子晶体中,弹性常数和密度不同的材料周期的进行排列,相互之间连通的材料称为基体,不连通的材料称为散射体。振动通常是以弹性波的形式在周期结构中传播,弹性波带隙又可称为振动带隙。周期结构的弹性波带隙可用于减振,一方面可以为高精度加工系统提供一定频率范围内的无振动加工环境,保证较高的加工精度要求;另一方面可以为特殊精密仪器或设备提供一定频率范围内的无振动工作环境,提高工作精度和可靠性,同时延长其使用寿命。噪声在周期结构中同样以弹性波的形式传播,因此利用周期结构的带隙特性,可以设计制造出新的隔声降噪材料。这种材料既可以在噪声的传播途中隔离噪声,又可以在噪声源处控制噪声。
根据带隙频率所对应的波长与晶格常数的比例关系,带隙可以分为Bragg散射型(带隙频率所对应的波长与晶格常数处于同一量级)和局域共振型(带隙频率所对应的波长远大于晶格常数)。局域共振机理认为,在特定频率的弹性波激励下,各个散射体产生共振,并与弹性波长波行波相互作用,从而抑制其传播。由于局域共振带隙的产生取决于散射体自身共振特性与基体中长波行波的相互作用,因此,其带隙频率与单个散射体固有的振动特性密切相关。
微型振动马达是属于直流有刷电机,马达轴上面有一个偏心轮,当马达转动的时候,偏心轮的圆心质点不在电机的转心上,使得马达处于不断的失去平衡状态,由于惯性作用引起震动。通过改变偏心轮的转速从而改变散射体的振动频率,与基体中长波行波相互作用,可以实现对带隙范围的主动控制。与传统的隔振相比,这种周期结构可实现结构与隔振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并且具有质量轻、隔振频率宽、实时主动控制等优点,在工程隔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偏心轮电机的周期结构,通过周期性嵌入带有包裹层的偏心轮电机,或者周期性设置凸起的由软材料和偏心轮电机组成的散射体振子,并调节偏心轮电机的转速,改变散射体的振动频率,从而实现对带隙范围的主动控制。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有偏心轮电机的周期结构,该周期结构包括基体板,以及按照周期性或者拟周期性排列嵌入在所述基体板中m行n列的偏心轮电机,在偏心轮电机的外侧还环状包裹有一层软材料,构成嵌入型结构的周期结构。
所述偏心轮电机和软材料还能堆叠成一个散射体振子,即软材料位于基体板的表面,偏心轮电机位于软材料上,在基体板上凸起设置m行n列这样的散射体振子,构成凸起型结构;同时凸起的散射体振子为单侧或者双侧布置在基体板的表面。
所述周期结构当采用嵌入型结构时,所述环状包裹的软材料的外圈形状是圆形、长方形或者其他多边形,内圈形状为和偏心轮电机尺寸相配的圆形;当采用凸起型结构时,软材料为半径和偏心轮电机相同的圆柱形。
所述周期结构,组成周期结构的最小的重复单元叫做单胞,各单胞之间的排列形状是正方形,正三角形或其他多边形。
所述偏心轮电机轴线的布置方向与板基体的法线方向成0~90度的任一角度。
所述各个偏心轮电机的转速可调,所有电机转速相同或在行或者列方向上转速按照某一函数规律逐渐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98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学教学用辅助板装置
- 下一篇:气体发生器和安全气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