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轴加工用可生产多组型号的原料截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59871.4 | 申请日: | 2019-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2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徐义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恒昕源精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D19/00 | 分类号: | B23D19/00;B23D33/02;B23D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张艳 | 
| 地址: | 247100 安徽省池州市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轴 工用 可生产 型号 原料 截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轴加工用可生产多组型号的原料截断装置,包括截面板和限位桩,所述截面板的外表面缠绕有导热片,且截面板的上方螺纹连接有旋转辊一,所述截面板的下方设置有电机轴本体,且电机轴本体的下端口紧密贴合有限位桩,所述限位桩的下方安装有传送带,且传送带的右侧设置有旋转辊二,所述旋转辊二的左上方安装有切割刀片。该电机轴加工用可生产多组型号的原料截断装置的主要特点是利用导热片可以加快截面板热量的散发,减少截面板的损坏率,通过截面板与旋转辊一之间的螺纹连接可以更换样式大小不同的截面板,利用不同的截面板可以将电机轴本体进行样式不同的切割,提高该装置的适用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轴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轴加工用可生产多组型号的原料截断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轴是传递电机动力的载体,具有较强的硬度,一般都是使用优质的碳素钢制作,电机轴通过半径的不同来适用不同旋转条件,而且为了提高电机轴的抗扭转能力,一般为电机轴进行侧边的开槽,以减少电机轴的破损率。
传统的电机轴加工装置一次只能加工同种型号的电机轴,适用能力较差,而且切割时的散热能力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机轴加工用可生产多组型号的原料截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轴加工用可生产多组型号的原料截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电机轴加工装置一次只能加工同种型号的电机轴,适用能力较差,而且切割时的散热能力较差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轴加工用可生产多组型号的原料截断装置,包括截面板、限位桩和切割刀片,所述截面板的外表面缠绕有导热片,且截面板的上方螺纹连接有旋转辊一,所述旋转辊一的上方设置有旋转电机一,所述截面板的下方设置有电机轴本体,且电机轴本体的下端口紧密贴合有限位桩,所述限位桩的下方安装有传送带,且传送带的右侧设置有旋转辊二,所述切割刀片安装于旋转辊二的左上方。
优选的,所述导热片与截面板的外表面之间紧密贴合,所述截面板通过旋转辊一与旋转电机一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截面板与旋转辊一通过螺纹连接构成可拆卸结构,且截面板等距分布设置有3组,所述旋转电机一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上方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上端口设置有液压泵。
优选的,所述限位桩与传送带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限位桩位于传送带的外表面等距分布,所述传送带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一,且传送带与伺服电机一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旋转辊二的下方设置有伺服电机二,且旋转辊二的外表面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切割刀片与工作台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切割刀片的下方设置有旋转辊三,且旋转辊三的下方连接有旋转电机二,所述切割刀片的内部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与切割刀片和旋转辊三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1.设置的导热片的目的是提高截面板的散热能力,进而提高截面板对电机轴本体侧表面的切割能力,设置的截面板通过螺纹拆卸可以进行不同样式的更换,且可以同时加工成样式不同的电机轴,提高该装置的适用能力;
2.设置的限位桩的目的是降低电机轴本体的固定难度的同时提高电机轴本体的稳定,避免电机轴本体在加工过程中发生晃动,提高加工质量保证,通过传送带实现流程化的对电机轴进行截断,加工效率大大提高,设置的工作台的目的是可以携带切割刀片上下移动,进而实现对电机轴进行不同高度的切割;
3.设置的隔热板的目的是用于旋转辊二与切割刀片之间的连接,避免高热量传递导致伺服电机二工作效率降低的情况,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切割刀片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恒昕源精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池州恒昕源精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98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