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监护仪心电导联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9091.X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2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冯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博丰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08 | 分类号: | A61B5/0408;A61B5/0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监护 电导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监护仪心电导联线结构,包括导联片,所述导联片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极头,所述电极头的背面贯穿导联片并延伸至导联片的外部,所述导联片的背面活动连接有粘性片,粘性片的表面开设有阶梯槽,阶梯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柱,本实用新型涉及心电导联线结构技术领域。该家用监护仪心电导联线结构,通过将粘性片贴在导联片上,利用活动柱滑动,使得卡块在限位槽的内表面向下滑动,然后通过卡槽与卡块进行卡接,配合弹性柱的弹性间接的对粘性片进行固定,方便对粘性片进行安装和拆卸,粘性片上的粘性物质在重复使用后方便对粘性片进行更换,粘在身体牢固不容易掉落,保证了心电测试时测量结果的精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电导联线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家用监护仪心电导联线结构。
背景技术
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称为心电图导联。目前广泛采纳的国际通用导联体系称为常规12导联体系,包括与肢体相连的肢体导联和与胸部相连的胸导联。包括标准肢体导联I、II、III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标准肢体导联:又称双极导联,反映两肢体之间的电位差。加压单极肢体导联:是在两个电极中,只使一个电极显示电位,而另一电极的电位等于零。此时所形成的波形振幅较小,故采用加压使测得电位升高,以便于检测。临床上描记心电图时,肢体导联探查电极共有4种颜色,其安放位置分别是:红色电极位于右上肢手腕部,黄色电极位于左上肢手腕部,绿色电极位于左下肢足踝部,黑色电极位于右下肢足踝部。
心电导联线是一种连接心电图仪、心电监护仪等仪器与人体的导线装置,现有的家用监护仪心电导联线结构,上面的粘性片上的粘性物质在重复使用后粘性会降低,粘在身体不牢固容易掉落,导致在进行心电测试时影响测量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监护仪心电导联线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家用监护仪心电导联线结构,上面的粘性片上的粘性物质在重复使用后粘性会降低,粘在身体不牢固容易掉落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家用监护仪心电导联线结构,包括导联片,所述导联片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电极头,所述电极头的背面贯穿导联片并延伸至导联片的外部,所述导联片的背面活动连接有粘性片,所述粘性片的表面开设有阶梯槽,所述阶梯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柱,所述导联片的背面开设有圆柱槽,所述圆柱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圆环套,所述圆环套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活动柱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的外表面均与卡槽的内表面卡接,所述圆环套内壁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圆柱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柱,且弹性柱的顶端与活动柱的底端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联片的背面活动连接有安装片。
优选的,所述粘性片设置有黏胶与安装片进行粘结固定。
优选的,所述导联片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片,两个所述拉片呈斜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导联片的正面且位于电极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片。
优选的,所述活动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套,且转套的数量设置有多个。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监护仪心电导联线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博丰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博丰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90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腿部骨折康复用行走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胰岛素用摇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