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薄砂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8460.3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2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项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项刚 |
主分类号: | B24D7/04 | 分类号: | B24D7/04;B24D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方良 |
地址: | 237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砂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薄砂轮,包括轮体和磨削体,磨削体通过3D金属打印成型于轮体上,磨削体包括若干支撑柱和网状磨削层,各支撑柱呈阵列式连接于轮体和网状磨削层之间,各支撑柱间隔设置,网状磨削层的网孔与各支撑柱之间的间隙连通形成用于排屑和/或冷却液的排屑通道。由于各个支撑柱呈阵列式分布,即各个支撑柱在横向或纵向上均位于同一直线上,便使得排屑通道可以畅通无阻地与外界相连通,从而由磨削工件时产生的废料和磨削时使用的冷却液便通过该排屑通道及时排出,进而有效地防止出现排屑通道堵塞的情况发生,有效地避免工件表面因排屑通道堵塞而出现烧伤的情况,提升了磨削的品质,也提高了砂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砂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薄砂轮。
背景技术
减薄砂轮磨削加工广泛应用于LED蓝宝石衬底减薄、硅晶圆减薄和氮化铝基板减薄等领域,利用减薄砂轮进行磨削加工是对超硬材料精密减薄的普遍技术手段。减薄砂轮的直径一般在300毫米以上,为改善磨削过程中的排屑和冷却效果,砂轮面一般由很多小的磨料块排列组合而成。通常的制作方法是将结合剂与金刚石颗粒混合,利用模具高压成型后再烧结成独立的小块烧结单元,再将小块烧结单元粘接或焊接在金属基盘上,最后整体端面修平。但是,采用此种方法面临的问题是:当独立的烧结单元体积很小以及数量很多时,那么粘接在金属基盘上时,大量小块的烧结单元排列对齐费时费力,各烧结单元之间的高低误差也会增加端面修平时间,不仅制作麻烦,而且由于各烧结单元排列焊接时,位置容易出现偏差,导致排屑路径容易堵塞影响排屑效果;而当独立的烧结单元体积过大时,也会影响磨削加工时的冷却和排屑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薄砂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减薄砂轮排屑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薄砂轮,包括轮体和磨削体,所述磨削体通过3D金属打印成型于所述轮体上,所述磨削体包括若干支撑柱和网状磨削层,各所述支撑柱呈阵列式连接于所述轮体和所述网状磨削层之间,各所述支撑柱间隔设置,所述网状磨削层的网孔与各所述支撑柱之间的间隙连通形成用于排屑和/或冷却液的排屑通道。
可选地,所述网状磨削层包括若干横条和若干纵条,各所述横条和各所述纵条纵横交错连接形成若干大小均匀的方形网孔,各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对应地连接于各所述横条与各所述纵条的连接点处。
可选地,所述方形网孔的长度范围为4mm~6mm。
可选地,所述方形网孔的宽度范围为4mm~6mm。
可选地,各所述横条的横截面呈方形状,所述横条的横截面的长度范围为1mm~3mm。
可选地,各所述横条的横截面呈方形状,所述横条的横截面的宽度范围为1mm~3mm。
可选地,各所述纵条的横截面均呈方形状,所述纵条的横截面的长度范围为1mm~3mm。
可选地,各所述纵条的横截面均呈方形状,所述纵条的横截面的宽度范围为1mm~3mm。
可选地,各所述支撑柱的长度范围为3mm~5mm。
可选地,各所述支撑柱的横截面呈方形状,所述支撑柱的横截面的长度范围为1mm~3mm,所述支撑柱的横截面的宽度范围为1mm~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项刚,未经项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84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磨粒分区砂轮
- 下一篇:一种古建筑的加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