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手机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7778.X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9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吴键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森威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4 | 分类号: | H04M1/04;B60R11/02 |
代理公司: | 11649 北京贵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新锋<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臂 无线圈 背壳 本实用新型 档位卡槽 支架本体 背夹 硅胶 下端 大尺寸手机 车载手机 夹持臂夹 夹子组件 面板两侧 上下滑动 无线充电 依次设置 重力作用 滑动 滑动面 线连接 音量键 弹簧 底壳 面壳 手机 支架 收缩 损伤 移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上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面板、无线圈、PCB板、滑动面壳、背壳、背夹组件和夹子组件构成;在面板两侧设有左右夹持臂,硅胶固定在夹持臂上;无线圈与PCB板通过线连接;背壳下端两侧设有五个档位卡槽,滑动底壳通过档位卡槽扣合在背壳下端,实现其上下滑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1)可以调节不同长度,避免左右夹持臂夹信音量键,适应不同手机;(2)面壳下面的无线圈可以实现无线充电,方便实用;(3)左右夹持臂的硅胶可以向外旋转35度,以方便大尺寸手机的使用;(4)夹持臂和弹簧的配合,在重力作用下实现背夹移动和夹持臂收缩,不仅使用非常方便,而且不会对书记造成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车载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手机支架是一种用于固定手机的支架。无线充车载手机支架是一种常见的手机支架,它被广泛应用于汽车中以提高行车安全。
现有技术的无线充车载手机支架种类较多,包括仪表台吸盘式、前挡吸盘式、出风口悬挂式、磁性360度旋转式等等。然而现有技术的无线充车载手机支架在固定手机时往往是采用夹子固定或者磁铁固定的方式,采用夹子固定的方式需要先将夹子打开,再将手机放进夹子中,使用起来较麻烦,且容易夹坏手机;而采用磁铁固定的方式需要在手机背面贴上铁片或磁铁,不但会导致手机不美观,而且还会增加手机的重量和厚度,铁片或磁铁又会增加制造成本,而且不具有伸缩调节的功能。
因此,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外形美观、可伸缩、无线充电、左右硅胶可旋转、应用范围广泛等特点的车载手机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上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面板、无线圈、PCB板、滑动面壳、背壳、背夹组件以及夹子组件构成;其中,在所述面板两侧设有左右夹持臂,硅胶固定在所述夹持臂上;无线圈与PCB板通过线连接;所述背壳下端两侧设有五个档位卡槽,滑动底壳通过档位卡槽扣合在背壳下端,实现其上下滑动。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车载手机支架中,所述支架本体下端设有两个脚垫。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车载手机支架中,所述无线圈上配设有无线圈支架。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车载手机支架中,在左右夹持臂上安装有左右旋块,硅胶安装在左右旋块上,以实现硅胶向外旋转35度。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车载手机支架中,所述左右夹持臂之间设有一用于控制夹持臂收缩的弹簧。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车载手机支架中,所述背夹组件包含有背夹和背夹配件,在所述背夹配件的外部设有螺纹。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车载手机支架中,所述夹子组件由万向头以及卡扣组成。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车载手机支架中,所述背夹组件和夹子组件通过塑胶螺丝连接在一起;其中,背夹配件与塑胶螺丝通过螺纹连接,万向头固定在其内部。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底壳可以调节不同长度,避免左右夹持臂夹信音量键,适应不同品牌手机;
(2)面壳下面的无线圈可以实现无线充电,方便实用;
(3)左右夹持臂的硅胶可以向外旋转35度,以方便大尺寸手机的使用;
(4)夹持臂和弹簧的配合,在重力作用下实现背夹移动和夹持臂收缩,不仅使用非常方便,而且不会对书记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森威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森威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77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