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游植物待测品静置浓缩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6543.9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71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邵丽丽;曹辉;王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上虞区水务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40 | 分类号: | G01N1/40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造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2 | 代理人: | 陈冲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游植物 待测品静置 浓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游植物待测品静置浓缩瓶,提取管、瓶体、待测瓶、待测瓶保护套、瓶帽;瓶体顶部具有向内凹陷的开口的瓶口,瓶体的空腔与待测瓶内的空腔连通;瓶帽内部具有提取管配合孔,提取管与提取管配合孔配合;该提取管同时与待测瓶匹配;瓶帽外侧具有螺纹,该螺纹与瓶体的瓶口螺接,瓶帽中间位置与边缘位置具有多个空槽。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少样品转移次数并使虹吸过程变得简单易操作,提高样品检测的简便性和准确度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浮游植物样品进行保存方便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浮游植物是指悬浮在水体中的植物,主要是藻类,以单细胞、群体或丝状体的形式出现,对环境变化反应十分敏感,是水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部分。
按照《内陆水域浮游植物监测技术规程 SL 733-2016》要求,在野外采集定量水样用鲁哥氏碘液固定后装于样品瓶中带回实验室,倒入沉淀器中静置48h,再用提取管小心缓慢抽掉上清液,其中整个过程不可扰动下层的沉淀物,一旦扰动,应重新静置沉淀,然后将虹吸后余下的20~25mL沉淀物转入待测瓶中,用少许上清液冲洗容器几次,冲洗液加到待测瓶中,定容至30mL。
由于市面上尚无完善的静置浓缩装置,多数监测人员会采用大型分液漏斗或量筒等进行沉降,再用塑料提取管或者医用橡胶管移除上清液。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样品存在多次转移——样品瓶→沉降器→待测瓶,会造成浮游植物的损失,影响浮游植物计数准确性;
(2)虹吸过程通常需要两个人进行配合,且提取管插入沉降器时,若操作不熟练,极易引起水体扰动而导致需要重新进行静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游植物待测品静置浓缩瓶,解决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少样品转移次数并使虹吸过程变得简单易操作,提高样品检测的简便性和准确度的技术问题。
浮游植物待测品静置浓缩瓶,包括提取管、瓶体、待测瓶、待测瓶保护套、瓶帽;瓶体顶部具有向内凹陷的开口的瓶口,瓶体的空腔与待测瓶内的空腔连通;瓶帽内部具有提取管配合孔,提取管与提取管配合孔配合;该提取管同时与待测瓶匹配;瓶帽外侧具有螺纹,该螺纹与瓶体的瓶口螺接,瓶帽中间位置与边缘位置具有多个空槽。
所述瓶体顶部靠近瓶口位置处具有凹陷的吊杆。
所述瓶体底部成锥体结构,靠近该锥体结构的瓶体侧面与待测瓶保护套螺接;锥体底部与待测瓶顶部螺接配合;提取管与瓶帽的提取管配合孔螺接配合。
所述提取管底部侧面具有椭圆形的进水孔;进水孔上方设有3-5层10-30m的筛绢,该筛绢布置在提取管上。
所述提取管顶部具有1-2圈防滑凹槽。
所述瓶体外侧面具有刻度线,待测瓶外侧面同样具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减少了样品的转移次数:样品在现场采集固定后放入本装置,可直接带回实验室静置;静置48h后,通过虹吸、清洗和定容,可直接将待测瓶从装置上旋下用于测定。
(2)虹吸过程简单易操作:提取管直接固定安装在瓶口位置,提取管下降速度可控,虹吸口水平对称开孔,提取管内部设有两层20μm筛绢,这些设计,既使得虹吸过程可以独立操作,又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不会对下层水体产生干扰。
(3)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在瓶体上端安装吊杆,该吊杆可对应的配上拎带,便于野外采样时随身携带样品。
(4)由于在瓶帽上设计空槽,瓶口采用槽内设计;这样减小瓶体头部与外物磕碰的可能性,减少瓶体外部的凸出体积,便于运输。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上虞区水务环境检测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上虞区水务环境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65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砌体结构加固用装置及砌体结构体系
- 下一篇:一种空气取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