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机负荷间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5951.2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9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陈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唐宝昌燃气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7/18 | 分类号: | F02C7/18;F04D25/08;F04D29/40;F04D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孙洁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荷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机负荷间冷却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负荷间和排气蜗壳内的温度传感器、向负荷间送风的冷却风机和控制器,还包括一送风管道,该送风管道一端与所述风机的排风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蜗壳连通,用于降低排气蜗壳内温度传感器的运行温度。本实用新型提升了负荷间及排气蜗壳温度异常处理的可靠性,确保了燃气轮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轮机,尤其涉及一种燃机负荷间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发电厂中,燃气轮机的负荷间设有冷却风机,一般设置两台,互为备用,由控制器控制启停。燃气轮机组在开机过程中,转速大于额定转速的8.4%后,冷却风机投入运行;燃气轮机组在停机过程中,转速小于额定转速的6%,冷却风机退出运行。当负荷间温度大于205℃时启动冷却风机,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性。另一方面,冷却风机在危险气体浓度较高时,可以起到强制空气流动减少负荷间危险气体集聚的作用。如果冷却风机出现故障或风力不足会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性。
如图1所示,燃气轮机在负荷间1和排气蜗壳2内分别设有排气蜗壳温度监测探头TTIB和负荷间温度监测探头ATLC,分别对排气蜗壳温度(3瓦轴隧温度)和负荷间温度进行监测,这两个温度均接入燃机保护系统。负荷间设有两台冷却风机3,其中一台为备用。机组在长期运行后排气蜗壳保温性能降低,负荷间温度会相应升高,温度监测探头ATLC、TTIB长期在高温下运行,测温元件会损坏导致温度反馈异常致使机组降负荷甚至非停,影响机组的安全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燃机负荷间冷却装置,以保证温度监测探头在正常的温度范围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燃机负荷间冷却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负荷间和排气蜗壳内的温度传感器、向负荷间送风的冷却风机和控制器,还包括一送风管道,该送风管道一端与所述风机的排风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蜗壳连通,用于降低温度传感器的运行温度。
优选地,所述燃机用于透平间冷却的风机出口管道上通过一三通和阀门引出一路风管向负荷间排气蜗壳送风。
优选地,所述负荷间设有排气口,用于通过强制送风减少危险气体在其内集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将负荷间冷却风机的风管延长至负荷间排气蜗壳,有效地降低了排气蜗壳内温度传感器的运行环境温度,保证了温度传感器在正常工作状态工作;
2.从冷却透平间的冷却管道中引入部分冷源作为负荷间的备用冷源,进一步降低排气蜗壳内的温度。
3.在负荷间设置排气口,通过强制空气流动减少了危险气体在负荷间集聚。
4.在燃气机组原负荷间风机冷却的基础上易于改造、安装,设备维护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原负荷间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PG9171E型燃气轮机负荷间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2所示,PG9171E型燃气轮机的负荷间1与排气蜗壳2连接。负荷间1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排气蜗壳2内设有温度传感器5。负荷间设有两台冷却风机3,其中一台为备用。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对负荷间的温度和排气蜗壳的温度进行监测,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信号接入燃机保护系统,并通过控制器对冷却风机的启停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唐宝昌燃气发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大唐宝昌燃气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59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工况范围的多主机离心透平真空泵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氨气缓冲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