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胶水加热用恒温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5793.0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0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培根;汤日红;王保坤;汤恩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德盟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F24H9/18;F24H9/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09 | 代理人: | 叶丹滢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水口***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水 加热 恒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胶水加热用恒温加热装置,包括制热器,所述制热器上固定安装有控制电箱,制热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抽风机,抽风机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热管,第一导热管远离抽风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加热室,加热室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热管,第二导热管远离加热室的一端与制热器固定连接并与制热器相连通,控制电箱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圆形齿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在胶水加热期间实现循环利用和保持恒温,同时可以对控制电箱进行散热,避免控制电箱内的热量未及时散热损害电器元件,操作起来简单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水加热用恒温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胶水是连接两种材料的中间体,多以水剂出现,属精细化工类,种类繁多,主要以粘料、物理形态、硬化方法和被粘物材质来进行分类,常见的有瞬间胶,常见的-1203瞬干胶-氰基丙烯酸乙酯强力瞬间接着剂是一种、环氧树脂粘结类、厌氧胶水、UV胶水、紫外线光固化类、热熔胶、压敏胶、乳胶类等。
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胶水在生产期间通常是需要加热的,而传统的加热设备不能够实现热的循环利用,保持恒温的,比较浪费资源,因此,提出一种胶水加热用恒温加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胶水加热用恒温加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胶水加热用恒温加热装置,包括制热器,所述制热器上固定安装有控制电箱,制热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抽风机,抽风机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热管,第一导热管远离抽风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加热室,加热室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热管,第二导热管远离加热室的一端与制热器固定连接并与制热器相连通,控制电箱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圆形齿轮,控制电箱内转动安装有第一横杆,第一横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二圆形齿轮,第二圆形齿轮与第一圆形齿轮啮合,第一横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惰轮,控制电箱内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横杆,第二横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二惰轮,第二惰轮与第一惰轮之间缠绕有同一个皮带。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杆上转动套设有两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与控制电箱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第二横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转动安装有圆形块,两个圆形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控制电箱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箱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多个第一通孔呈方型形状分布。
优选的,两个第二横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扇叶为不锈钢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该装置通过制热器、控制电箱、抽风机、加热室、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相配合,通过启动制热器和抽风机,制热器启动后便会产生热能,抽风机便会将热能通过第一导热管传递给加热室,当加热室的温度加热到一定程度后,抽风机便会自动停止,加热室上的余温便会通过第二导热管再传递给制热器,实现循环利用,如加热室的温度降低时,便会通过第一导热管继续导热,实现恒温;
驱动电机、第一圆形齿轮、第一横杆、第二圆形齿轮、第一惰轮、第二横杆、第二惰轮和皮带相配合,通过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圆形齿轮转动,第一圆形齿轮带动第二圆形齿轮转动,第二圆形齿轮带动第一横杆转动,第一横杆带动两个第一惰轮转动,在皮带的作用下,第一惰轮带动对应的第二惰轮转动,第二惰轮带动对应的第二横杆转动,第二横杆带动对应的扇叶转动,利用扇叶转动时产的气流对控制电箱内的电器元件进行散热,从而完成本次胶水恒温加热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在胶水加热期间实现循环利用和保持恒温,同时可以对控制电箱进行散热,避免控制电箱内的热量未及时散热损害电器元件,操作起来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德盟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德盟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57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