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场环境下混凝土盐-力耦合侵蚀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55373.2 | 申请日: | 2019-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7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峰;王华牢;乔天龙;杨鹏宇;许崇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吴小灿 |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场 环境 混凝土 耦合 侵蚀 测试 装置 | ||
一种电场环境下混凝土盐‑力耦合侵蚀测试装置,能够对待测试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更加快速、更加有效、更加符合现场服役混凝土工程实际的侵蚀测试,从而有利于提高混凝土侵蚀测试结果的实用价值,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盐溶液容器外围的施加荷载装置,所述施加荷载装置内具有横向设置的混凝土试块容纳空间,所述盐溶液容器包括位于所述混凝土试块容纳空间后侧面的阴极盐溶液容器和位于所述混凝土试块容纳空间前侧面的阳极盐溶液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建筑材料测试技术,特别是一种电场环境下混凝土盐-力耦合侵蚀测试装置,通过盐溶液容器、电场环境装置和施加荷载装置的组合,能够对待测试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更加快速、更加有效、更加符合现场服役混凝土工程实际的侵蚀测试,从而有利于提高混凝土侵蚀测试结果的实用价值。
背景技术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受有害离子侵蚀给工程服役及维护所带来的损失不可估计,尤其是硫酸盐等腐蚀性盐溶液。为了提高混凝土抗侵蚀能力,国内外学者对硫酸盐溶液等的侵蚀机理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需要相应的测试装置,但是,目前的室内试验还存有许多问题,例如,混凝土在硫酸盐等侵蚀溶液中,腐蚀发生周期较长,腐蚀初期外观不明显,强度损失较为缓慢,需要长期浸泡,浪费大量时间。为加速混凝土受硫酸盐等侵蚀溶液腐蚀速率,可以采用电场加速离子迁移,加快水泥基材料内部化学反应,达到加速侵蚀的效果。本发明人发现,虽然电场加速环境缩短了室内试验时间,但是其只是将混凝土试块浸泡于盐溶液中的方式与在现场服役的混凝土处于长期受荷载的状态存在不同,这使得测试结果的实用价值受到影响。本发明人认为,如果在测试装置中对受侵蚀混凝土施加荷载,使之处于长期压弯状态下受盐溶液侵蚀,则测试结果将更符合实际工程的需要。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电场环境下混凝土盐-力耦合侵蚀测试装置,通过盐溶液容器、电场环境装置和施加荷载装置的组合,能够对待测试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更加快速、更加有效、更加符合现场服役混凝土工程实际的侵蚀测试,从而有利于提高混凝土侵蚀测试结果的实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场环境下混凝土盐-力耦合侵蚀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盐溶液容器外围的施加荷载装置,所述施加荷载装置内具有横向设置的混凝土试块容纳空间,所述盐溶液容器包括位于所述混凝土试块容纳空间后侧面的阴极盐溶液容器和位于所述混凝土试块容纳空间前侧面的阳极盐溶液容器。
所述施加荷载装置包括加载框架,所述加载框架的右侧面设置有右侧调力螺栓,所述加载框架的前侧面设置有前侧右部调力螺栓和前侧左部调力螺栓,所述加载框架的左侧面设置有左侧调力螺栓,所述加载框架的后侧面设置有后侧调力螺栓。
所述阳极盐溶液容器位于所述前侧右部调力螺栓和所述前侧左部调力螺栓之间。
所述阴极盐溶液容器的横向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后侧调力螺栓相适配的中间贯穿过道。
所述阴极盐溶液容器包括由所述中间贯穿过道分割而成的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阴极盐溶液容器具有顶部开口,所述顶部开口的前侧为顶部围挡,所述顶部围挡的下方自左至右依次为所述左腔室的左部前开口、所述中间贯穿过道和所述右腔室的右部前开口,所述左部前开口的周边和所述右部前开口的周边均为粘结边。
所述粘结边通过防水胶与混凝土试块的后侧面密封结合。
所述阳极盐溶液容器具有上部开口和后侧开口,所述后侧开口的周边为粘结边,所述粘结边通过防水胶与混凝土试块的前侧面密封结合成阳极盐溶液腔室。
所述施加荷载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为玻璃底板,所述玻璃底板与混凝土试块的底部之间具有凡士林密封层。
所述阴极盐溶液容器中设置有阴极棒,所述阴极棒通过导线连接电源的负极,所述阳极盐溶液容器中设置有阳极棒,所述阳极棒通过导线连接电源的正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53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内胎航空机轮与机轮轮毂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注塑模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