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搪瓷反应釜腐蚀修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4353.3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6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董学磊;李林江;赵永杰;周鹏程;杨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濮阳市鹏鑫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0 | 分类号: | B23P6/00;B01J19/02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57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搪瓷 反应 腐蚀 修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搪瓷反应釜腐蚀修复结构,在腐蚀处的碳钢基底上焊接有螺柱,螺柱依次贯穿覆盖在碳钢基底上完整陶瓷面上的硅胶板和304板,硅胶板与完整陶瓷面形成的腐蚀腔内填充有搪瓷修补剂,贯穿硅胶板和304板的螺柱上设置有螺母;螺柱为一个或至少两个,304板上设置有供螺柱贯穿的通孔;本实用新型采用搪瓷修补剂进行填充,并通过硅胶板密封结构和304板压实组合结构实现对腐蚀部位进行修补,防止修补物料脱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胶皮脱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生产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搪瓷反应釜腐蚀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化工领域常用的生产设备,因各种原因导致搪瓷反应釜内壁腐蚀后,存在以下问题:1、碳钢内壁强度降低,设备安全性能不足;2、裸漏腐蚀的碳钢内壁和物料接触,影响物料色度。
因此,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的打磨清洗后纯胶修补方法,使用不久且容易脱落,脱落胶皮进入物料后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硅胶板密封结构并结合304板压实组合结构实现对腐蚀部位进行修补,并防止修补物料脱落的搪瓷反应釜腐蚀修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搪瓷反应釜腐蚀修复结构,其特征是:在腐蚀处的碳钢基底上焊接有螺柱,所述螺柱依次贯穿覆盖在碳钢基底上完整陶瓷面上的硅胶板和304板,所述硅胶板与完整陶瓷面形成的腐蚀腔内填充有搪瓷修补剂,所述贯穿硅胶板和304板的螺柱上设置有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螺柱为一个或至少两个,所述304板上设置有供所述螺柱贯穿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304板的尺寸与硅胶板的尺寸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搪瓷修补剂进行填充,并通过硅胶板密封结构和304板压实组合结构实现对腐蚀部位进行修补,防止修补物料脱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胶皮脱落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腐蚀面积大小采用多个螺柱进行修补,灵活使用可以修补各种形状、单处和多处腐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搪瓷设备修复必须回炉重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搪瓷反应釜腐蚀修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图中,1-碳钢基底,2-搪瓷面,3-搪瓷修补剂,4-硅胶板,5-304板,6-螺母,7-螺柱。
一种搪瓷反应釜腐蚀修复结构,在腐蚀处的碳钢基底1上焊接有螺柱7,螺柱7依次贯穿覆盖在碳钢基底1上完整陶瓷面2上的硅胶板4和304板5,硅胶板4与完整陶瓷面2形成的腐蚀腔内填充有搪瓷修补剂3,贯穿硅胶板4和304板5的螺柱7上设置有螺母6。
进一步的,螺柱7为一个或至少两个,304板5上设置有供螺柱7贯穿的通孔。
进一步的,304板5的尺寸与硅胶板4的尺寸相同。
其修复操作过程为:采用搪瓷修补剂对腐蚀部位进行填充后,并通过硅胶板密封结构和304板压实组合结构实现对腐蚀部位进行固定修补,其特征是:步骤一、对腐蚀的凹凸不平碳钢基底采用抛光机打磨,清除铁锈和其他附着杂物;
步骤二、在基底上焊接304螺柱,并用745清洗剂清洗;
步骤三、采用搪瓷修补剂修补并覆盖硅胶板,利用没有破损的搪瓷面对搪瓷修补剂进行密封;
步骤四、用304板作为硅胶板和搪瓷修补层的盖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濮阳市鹏鑫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濮阳市鹏鑫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43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