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蔬菜大棚种植架用稳定性支撑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53711.9 | 申请日: | 2019-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5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吴亚海;蔡亚幼;吴燕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百汇绿海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36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蔬菜 大棚 种植 稳定性 支撑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蔬菜大棚种植架用稳定性支撑机构,包括主体板,所述主体板的中间位置通过贯穿孔上下移动设置有钉柱,所述钉柱底部设置为尖锥状,其顶部固接大棚种植架的立柱;所述主体板的下端面左右两侧设置有直径小于钉柱直径的钉杆;所述主体板的上端面对应钉杆的位置分别铰接设置有踩踏板,所述踩踏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立柱在对于定位孔的位置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立柱和踩踏板间通过贯穿定位孔和螺纹孔的螺栓组合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在确保立柱插入地面的稳定性的前提下,采用钉杆、钉柱、踩踏板和主体板间结构的相互设置,利于立柱的固定,且提高其固定的便捷性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蔬菜种植大棚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蔬菜大棚种植架用稳定性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大棚是用水泥杆、轻型钢管或管材等材料做骨架,做成立柱、拉杆,拱杆及压杆,覆盖塑料薄膜而成为拱圆形的料棚。大棚的支撑主要有两种,一是将立柱直接插入底下进行固定;这种方式主要是将立柱直接插入地面,但其使用的力较大,施工时间较长;或者先地面挖洞待立柱放入后再覆上泥土,但是由于泥土较为松散,固定效果相对上述直接插入的方式效果,但快速便捷。二是在地面上增设水泥墩,然后将立柱插入水泥墩内的通孔中进行固定,这种方式需要增加水泥墩其相应的成本就增加。因此本实用新型致力于研究一款在确保立柱支撑效果,有可便捷固定的大棚种植架用的稳定性支撑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蔬菜大棚种植架用稳定性支撑机构,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蔬菜大棚种植架用稳定性支撑机构,包括主体板,所述主体板的中间位置通过贯穿孔上下移动设置有钉柱,所述钉柱底部设置为尖锥状,其顶部固接大棚种植架的立柱;所述主体板的下端面左右两侧设置有直径小于钉柱直径的钉杆;所述主体板的上端面对应钉杆的位置分别铰接设置有踩踏板,所述踩踏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立柱在对于定位孔的位置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立柱和踩踏板间通过贯穿定位孔和螺纹孔的螺栓组合连接设置。
所述钉柱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螺纹,所述钉柱与所述贯穿孔螺纹连接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在种植架立柱的下方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钉杆先插入地面内进行定位,便于后续钉柱的定位和插入;然后脚踩两个踩踏板进行定位,避免位移;然后旋动钉柱将其旋插进入泥土内;通过定位后再配合尖锥状且旋转插入的方式进行立柱插入泥土内固定,相对于传统的借助外力锤敲插入的方式,避免了机械损伤,且其用力较小较为便捷。待钉柱插入泥土内直至其顶端的立柱至于主体板上方时向上翻折踩踏板使得定位孔与螺纹孔相对应,通过贯穿定位孔和螺纹孔的螺栓组合固定连接立柱。本实用新型在确保立柱插入地面的稳定性的前提下,采用钉杆、钉柱、踩踏板和主体板间结构的相互设置,利于立柱的固定,且提高其固定的便捷性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扩大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百汇绿海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百汇绿海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37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