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电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2818.1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2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苏光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徐俊杰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电缆架,涉及管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包括:底板;底座;第一连杆;羊角叉;其中,所述底座固定于底板的顶部,所述底座的侧壁设有滑槽,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顶端活动铰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顶端设有顶安装孔,所述羊角叉安装在顶安装孔上。该实用新型通过第二连杆带动第二支杆在第一支杆的顶端进行摆动和折叠,使第二支杆具有可折叠和伸展功能,当第二支杆抬起时,第二支杆与第一支杆形成一条直立的直架杆,通过顶端的羊角叉支撑电缆,第二支杆折叠时,第二支杆折叠于第一支杆的凹槽内,便于移动,易于携带,提高该电缆架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电缆架。
背景技术:
电缆架;主要用来对现有的电力电缆或通信电缆进行搭桥接通以进行支撑作用。
电缆在抢修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临时将其支撑起来;现有的电缆架结构简单;多是一根直杆;在直杆顶部添加连接柱;以便于缠绕电缆;造成电缆支撑困难;且不易于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缆架;解决电缆架结构简单、支撑困难且不易于携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的电缆架;包括:
底板;
底座;
第一连杆;
羊角叉;
其中;所述底座固定于底板的顶部;所述底座的侧壁设有滑槽;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顶端活动铰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顶端设有顶安装孔;所述羊角叉安装在顶安装孔上;
所述第一连杆的底端两侧设有脚踏杆;所述脚踏杆嵌入在底座的滑槽里;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铰接于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凸块上;所述凸块固定在第二支杆的侧壁面。
优选的;为了便于安装;提高连接的牢固性;所述第二支杆的顶端;且位于顶安装孔的四个侧壁面均设有侧安装孔。
优选的;为了便于安装;提高连接的牢固性;所述侧安装孔的孔内安装有直角叉;所述直角叉与侧安装孔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可分离。
优选的;为了增大对第二连杆的摆动弧度;所述第二连杆设为弯曲的弧形条结构;且第二连杆的两端设有铰接孔。
优选的;为了提高对第二连杆的位置限定;所述滑槽的底部设有卡槽。
优选的;为了使第二连杆折叠时更加紧固;所述第一支杆的一侧壁设有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底座固定于底板的顶部;底座的侧壁设有滑槽;底座的顶部设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顶端活动铰接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的顶端设有顶安装孔;羊角叉安装在顶安装孔上;第一连杆的底端两侧设有脚踏杆;脚踏杆嵌入在底座的滑槽里;第一连杆的顶端铰接于第二连杆的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凸块上;凸块固定在第二支杆的侧壁面;通过踩动脚踏杆控制第一连杆升降;通过第二连杆带动第二支杆在第一支杆的顶端进行摆动和折叠;使第二支杆具有可折叠和伸展功能;当第二支杆抬起时;第二支杆与第一支杆形成一条直立的直架杆;通过顶端的羊角叉支撑电缆;第二支杆折叠时;第二支杆折叠于第一支杆的凹槽内;便于移动;易于携带;提高该电缆架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四个直角叉安装在第二支杆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四个直角叉的结构分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两个直角叉安装在第二支杆上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28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冷式均温板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导轨式自动张紧皮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