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阶梯式自行车座垫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9784.0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8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梁张烽;孙鹏;王宇;罗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张烽 |
主分类号: | B62J1/00 | 分类号: | B62J1/00 |
代理公司: | 51200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舒启龙;卓仲阳 |
地址: | 614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垫体 座弓 座垫 本实用新型 通风孔 后段 会阴 自行车座垫 生殖器官 过渡段 阶梯式 控制段 透气性 压迫感 长鼻 高差 宽尾 斜坡 男性 压迫 座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阶梯式自行车座垫,结构包括垫体和座弓,座弓从上往下看为Y字型,座弓后方两端安装于垫体底部后方,座弓前端安装于垫体底部前方;垫体为一体式,垫体前段为长鼻型控制段,后段为宽尾型乘坐段,前段和后段之间设有前低后高的斜坡过渡段;所述垫体中间设有通风孔;本实用新型座垫的前后高差设计,使身体的会阴部分尤其男性的生殖器官不受压迫;座垫中间通风孔,改善了座位的透气性以及减少压迫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自行车车座的部件,具体涉及一种阶梯式自行车座垫。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及使用的自行车车座,主要有以下几种:公路车车座、山地车车座、硅胶车座、镂空型车座、宽大型车座、全皮革型车座、新型车座,而前面4种,基本都是狭长型车座,因而受到广大骑行越野竞赛爱好者的喜欢,因为狭长型的结构减少了运动者运动时候大腿间的摩擦,同时还能在过弯的时候保持平衡稳定,但是很多运动者骑行的时候身体压低减少风阻,与臀部的夹角变小时,会阴部会受到强烈的压迫,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特别对男性伤害更大;而第5第6种宽大一点的休闲座垫不适合竞速越野,会相对舒适一些,但是长时间骑或者身体和臀部的夹角较小时都会产生同样的问题,压迫会阴部引发健康问题;最后一种新型车座虽然能解决会阴部压迫的问题,但是它缺少了传统车座前面凸起的部分,这样就不适合竞速、越野和长途骑行,因为会缺乏稳定性,特别是在过弯的时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既能兼顾过弯车身稳定性又能解决不再压迫会阴部的座垫结构。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阶梯式自行车座垫。结构包括垫体和座弓,座弓从上往下看为Y字型,座弓后方两端安装于垫体底部后方,座弓前端安装于垫体底部前方。垫体为一体式,垫体前段为长鼻型控制段,后段为宽尾型乘坐段,前段和后段之间设有前低后高的斜坡过渡段;所述垫体中间设有通风孔。
进一步的,过渡段为曲线过渡,坡度为20°-70°,高度差为2-3cm。
进一步的,通风孔为花瓶形状,面积占垫体面积的1/5~1/3。
进一步的,控制段长度为15cm,乘坐段长度为10cm。
进一步的,乘坐段设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两部分之间由连接部5连接。
进一步的,垫体为高分子复合材料制作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座垫的前后高差设计,使身体的会阴部分尤其男性的生殖器官不受压迫;座垫中间通风孔,改善了座位的透气性以及减少压迫感。该座垫解决了长期骑自行车压迫会阴部位以及男性生殖器官所导致的一系列健康方面的问题,有效缓解了骑行路途的劳累,兼顾了骑行速度的要求,能带给骑行者更多的骑行乐趣,并且该座垫结构可运用到各种类型的自行车车座上,具有普遍运用性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结构如图1所示,侧面如图2所示,俯视如图3所示,具体结构包括垫体和座弓6,座弓6从上往下看为Y字型,座弓6后方两端安装于垫体底部后方,座弓6前端安装于垫体底部前方。垫体为一体式,垫体前段为长鼻型控制段1,后段为宽尾型乘坐段4,前段和后段之间设有前低后高的斜坡过渡段2;所述垫体中间设有通风孔3。乘坐段4设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两部分之间由连接部5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中,整个座垫的垫体结构一体成型,是通过模具一次成型,材料应采用高强度且具有一定韧性的高分子复合材料。中间过渡段2和前段控制段1以及和后段乘坐段4都应该以流线型结构连接,中间过渡段2的倾角大概45度左右,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中间过渡段2的高差一般在3cm左右,根据舒适度至少应有2cm的高差,应满足阶梯状结构,这样既满足人体工学的要求,同时也符合流体力学,减少风阻。前段控制段1可以设置15cm长,后段乘坐段4可设置10cm长,根据各种骑行的需求,后段乘坐段4的面积可以相应作出改变,适当增加受力面积可以使骑行更加舒适,不至于长途骑行疲劳。中间通风孔3采花瓶形状,空隙在中间过渡段2与后段乘坐段4的连接处应是最大的,这样会大大减少受到压迫的可能,通风孔3面积占垫体面积的1/4~1/3最佳。其他相应的尺寸可以参照目前市场上的通用自行车车座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张烽,未经梁张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97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电动自行车鞍座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车座及折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