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文缆道上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7105.6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8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田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F16N7/12 | 分类号: | F16N7/12;B24B2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快易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0 | 代理人: | 汪守勇 |
地址: | 067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文 上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缆道润滑领域的一种水文缆道上油装置,包括上下两个相对的半环,半环端部向外侧设有水平延伸部,水平延伸部内部贯穿有通孔并在上下两个水平延伸部的通孔内穿插有连接杆;半环内部贯通有弧形的油道,且半环内侧壁上均布有与油道贯通的出油孔,上方半环的顶端设有与油道贯通的注油孔,连接杆内部中空,且连接杆侧壁上对应上下两个半环油道端部处开设有连接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油桶间接地与缆道行车固定,可灵活调整安装位置,并且不需要人工劳作,提高了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缆道润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文缆道上油装置。
背景技术
水文缆道是我国水文测站进行河道流量、泥沙测验的一项专用基本设备。水文缆道主要包括承载索、牵引索(循环索和起重索)、支架、缆道行车、驱动绞车、控制测量仪表装置、信号传输装置、悬吊铅鱼以及防雷设施等部分组成。
随着使用时间的持续,承载索、牵引索等缆绳将会出现各种损伤,如由于磨损锈蚀引起截面面积减少,长期运行疲劳引起表面硬化,锈蚀引起钢丝内部变化,使用不当引起变形等,缆绳常见的问题包括断丝、磨损和锈蚀等,为了保证安全以及流量测验、沙量取样等工作的精确度,需要日常对水文缆道主索、循环索、起重索等进行擦油保养。由于水文缆道横跨河道,保养难度大,目前主要以人工润滑上油为主,危险性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文缆道上油装置,可以通过缆道行车在缆绳上的行进对缆绳进行擦油保养,减少人身劳作危险。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水文缆道上油装置,包括上下两个相对的半环,所述半环端部向外侧设有水平延伸部,所述水平延伸部内部贯穿有通孔并在上下两个水平延伸部的通孔内穿插有连接杆;所述半环内部贯通有弧形的油道,且所述半环内侧壁上均布有与所述油道贯通的出油孔,上方所述半环的顶端设有与所述油道贯通的注油孔,所述连接杆内部中空,且所述连接杆侧壁上对应上下两个半环油道端部处开设有连接孔。
进一步地,上下两个所述半环内穿插有缆绳,所述缆绳上滚动连接有缆道行车,所述缆道行车上固定有油桶,所述油桶倒置在所述注油孔上。
进一步地,所述油桶通过漏斗或缝隙将油液渗透到所述注油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半环内侧壁上粘接固定有钢丝刷或海绵。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两端部设有外螺纹,且所述连接杆通过两端的螺母紧固在上下两个所述水平延伸部中。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上下两个半环套在缆绳上,半环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上方半环上设置油桶,油桶固定在缆道行车上,在缆道行车行进时,油桶中的油液不断渗透滴入到半环的油道中,再通过半环内侧壁上的钢丝刷或海绵进行润滑,结构简单,通过油桶间接地与缆道行车固定,可灵活调整安装位置,并且不需要人工劳作,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及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缆道行车行进时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71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机立体荔枝面环保生态石
- 下一篇:一种妇产科用诊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