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气设备吊装的辅助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6675.3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3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灵利;吴兴波;吴建平;杨涛;程志国;甘生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B66C23/62;B66C23/3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810001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气设备 吊装 辅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气设备吊装的辅助吊具,涉及变电站施工设备技术领域。该辅助吊具包括第一横轴和第二横轴,所述第一横轴的左、右两端和第二横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所述的第一横轴上转动设置有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所述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的上端通过滚轮相连。所述的第二横轴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的上端与所述的第一吊杆相铰接,所述第二拉杆的上端与所述的第二吊杆相铰接。通过在汽车起重机的吊臂上安装该辅助吊具,在吊装高度相同的前提下,能够增大车体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吊装时的安全距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电气设备吊装的辅助吊具。
背景技术
邻近带电体的电气设备吊装危险性大,安装电气设备是一项难题,离带电体越近,受到的感应电越强,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对电力安全生产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网建设部分)》明确规定:针对变电站邻近带电体的电气设备安装,起重机械正常活动范围及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应符合标准,作业时,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750kV带电设备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1米、330kV带电设备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7米、与35kV带电设备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4米。
当小于安全距离时应制定机械操作和现场监控的专项安全措施,并经施工单位和运维部门会审、批准,甚至要停电进行。停电手续需要提前办理年度计划,许多临时停电计划得不到批准,导致施工进度受到制约,许多工作不能进行,需要拖很长时间。因此在变电站施工时能够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是关键。
目前在对电气设备进行吊装时一般采用汽车起重机,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出现汽车起重机能够满足吊装的高度要求,但是由于吊装高度较高,致使车体离带电体的距离较近,满足不了操作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气设备吊装的辅助吊具,通过在汽车起重机的吊臂上安装该辅助吊具,在吊装高度相同的前提下,能够增大车体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吊装时的安全距离。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电气设备吊装的辅助吊具,包括第一横轴和第二横轴,所述第一横轴的左、右两端和第二横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
所述的第一横轴上转动设置有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所述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的上端通过滚轮相连;
所述的第二横轴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的上端与所述的第一吊杆相铰接,所述第二拉杆的上端与所述的第二吊杆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与所述第一横轴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和第四固定杆与所述的第二横轴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一横轴和第二横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锁紧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均采用套管式伸缩结构,且内层套管和外层套管之间设置有定位销。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外层套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侧壁上设置有长条孔,所述的连接筒内滑动设置有两个定位销,两个所述的定位销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的定位销上设置有穿过长条孔延伸至连接筒外部的操作柱。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上滑动设置有压紧块,所述的第一横轴上位于所述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的外侧套设有顶紧套,所述的顶紧套和压紧块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的压紧块相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顶紧套相铰接,所述压紧块和第一横杆之间设置有拉紧杆,且所述顶紧套在拉紧杆的作用下顶紧在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内侧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青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66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毒性气体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改进环冷机轴承防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