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烟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4759.3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1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雪凤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F24C15/20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方晖 |
地址: | 441200 湖北省襄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烟 过滤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烟过滤器,包括:过滤装置和与过滤装置连接的高温蒸汽发生器及油污收集箱;通过风机使油烟进入过滤装置,通过利用过滤装置中过滤片上凸圆柱体的凸圆弧结构,使油烟经过凸圆弧回旋接触碰击,经过多次回旋碰击后的油烟在惯性的作用下,其携带的微小油滴被抛离出,使油雾析出,气体从油烟出口排出,从而实现油烟净化,大大的提高净化率,减少油烟对空气的污染;通过高温蒸汽发生器去除附着在过滤器内的油污,并将油污从过滤片安装板上的导油孔和导油槽进入下方集油罩并通过排油管排出,其利用高温蒸汽实现自动清洗,其清洗效果好,避免因清洗而对过滤器频繁拆卸或造成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烟过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油烟过滤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油烟机多数采用将油烟废气由排气管直接排入大气,或者将油烟废气排入共用排气管道,然后再由共用排气管道排入大气,但是,这种排油烟的方式不仅会污染空气,而且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污染室内外空气,损害他人的身体健康;针对居家油烟污染问题人们想了很多办法,也设计出许多油烟净化装置,如:喷淋式油烟挣化器,静电式油烟过滤器,机械式离心净化装置等,特别是机械式离心净化装置,它虽然结构简单,但它因设计上原因,使用效果往往不好,给人们的使用带来极大不便。
另外,市面上吸油烟机都是采用一种直吸直排,通过风轮在电机高速运转离心作用下做到油烟分离,重物质油遇冷附着在风轮上,日积月累堆积起来,很难清洗掉,同时也增加了风轮重量,降低电机转速,影响油烟机的排烟效果,这种情况也属于一种潮湿环境,外加电机超负荷,时间长就会造成电机的损坏,因此人们根据需要设计出了蒸汽清洗、电加热清洗等附加装置,这些都是属于被动保护,其实际清洗效果不理想。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420076279.3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心式油烟净化机,用电机带动旋转离心除油网,该专利虽有一定的除油功能,但噪音过大,并且除油效果并不是太好。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10582976.X的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自清洁吸油烟机,包括机身、叶轮,叶轮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机身上,叶轮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开布置的叶片、喷管,喷管设在叶轮内且邻近叶轮的内周面设置,喷管上设有喷孔,能够使吸油烟机在工作时不产生噪音同时又能保证喷管对叶轮具有良好的清洗效果;这种自清洁吸油烟机,虽然能够自动清洁,但清洁效果不明显,油烟机用过一段时间自清洁功能会不工作,另外在自清洁的过程中还会导致吸油烟机扇叶和过滤板的损毁,降低了吸油烟机的使用寿命。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20028945.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油烟分离器,通过前后交错排列的C型板形成的第一气流挤压口、第二气流挤压口和气流扩张区对油气混合物进行挤压→扩张→挤压,让油气混合物充分的与交错排列的C型板接触,并凝结所携带的油脂,同时,在油气混合物急速旋转的同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处于中间的油脂和水蒸气由于质量较重也会不可避免的被急速旋转的气流抛到C型板上,此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噪音,减少了油烟对油烟机造成的损坏也缓解了油烟对环境的污染,但这种过滤器没有自清洁功能,使用一段时间以后,由于大量的油脂及杂物附着在C型板的圆弧面上,造成第一气流挤压口、第二气流挤压口和气流扩张区减小,气体排量减小,过滤效果变差,且油脂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方流动,滴漏到灶台上,因此需要人工定期对过滤器拆卸清洗,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烟过滤器,通过风机使油烟进入过滤装置,通过过滤装置中过滤片上凸圆柱体的凸圆弧结构,使油烟经过凸圆弧回旋接触碰击,经过多次回旋碰击后的油烟在惯性的作用下,油烟中携带的微小油滴被抛离出,使油雾析出,气体由从油烟出口排出,从而实现油烟净化,大大的提高净化率,减少油烟对空气的污染;通过高温蒸汽发生器去除附着在过滤器内的油污,并将油污从过滤片安装板上的导油孔和导油槽进入下方集油罩并通过排油管排出,其利用高温蒸汽实现自动清洗,其清洗效果好,避免因清洗而对过滤器频繁拆卸或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雪凤,未经李雪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47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