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载机自动装配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4697.6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1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周淑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融创物流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65G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载 自动 装配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机自动装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装载机自动装配生产线,包括总装线、后车架分装线、前车架分装线、发动机分装线和动臂分装线,所述总装线包括个依次设置的工位,所述总装线的首端设置空小车存放区,所述总装线的末端设置有下线升降台,所述发动机分装线与地面平齐,所述发动机分装线的末端位于总装线的第二个工位处,所述动臂分装线包括5个依次设置的工位,所述动臂分装线的末端位于总装线的第十个工位处,装配生产线布置更加紧凑,方便车间管理;通过设置专用的后车架分装线、前车架分装线、发动机分装线和动臂分装线,避免常规的台位式生产,提升了装配效率,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机自动装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载机自动装配生产线。
背景技术
装载机装配生产是装载机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明人经研究发现,传统的装载机装配生产自动化程度低,装配生产线布置散漫,不便于车间管理,并且没有专用分装线,采用台位式生产,影响效率,如何发明一种挖掘机自动装配合车生产线来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载机自动装配生产线,旨在改善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载机自动装配生产线,包括总装线、后车架分装线、前车架分装线、发动机分装线和动臂分装线,所述总装线包括个依次设置的工位,所述总装线的首端设置空小车存放区,所述总装线的末端设置有下线升降台,所述后车架分装线包括5个依次设置的工位,所述后车架分装线与地面平齐,所述后车架分装线的末端位于空小车存放区处,所述前车架分装线包括5个依次设置的工位,所述前车架分装线与地面平齐,所述前车架分装线的末端位于总装线的第一个工位处,所述发动机分装线包括7个依次设置的工位,所述发动机分装线与地面平齐,所述发动机分装线的末端位于总装线的第二个工位处,所述动臂分装线包括5个依次设置的工位,所述动臂分装线的末端位于总装线的第十个工位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总装线工位间距为7.6米,所述总装线总长度102米。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后车架分装线工位间距为3.3米,所述后车架分装线总长度17.1米,所述后车架分装线被构造成用于完成后桥、副车架、线束的预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前车架分装线工位间距为3.3米,所述前车架分装线总长度17.1米,所述前车架分装线被构造成用于完成前桥、油缸、阀体、线束的预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发动机分装线工位间距为1.8米,所述总装线总长度14米,所述发动机分装线处设置独立变速箱分装区,所述发动机分装线被构造成用于完成发变合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动臂分装线安装在地面上,无需开挖基础,所述动臂分装线工位间距为4米,所述动臂分装线总长度17米,所述动臂分装线被构造成用于安装压套以及摇臂。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后车架分装线、前车架分装线、发动机分装线的底部均设置有1.8米的开挖基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装配生产线布置更加紧凑,方便车间管理;
2、通过设置专用的后车架分装线、前车架分装线、发动机分装线和动臂分装线,避免常规的台位式生产,提升了装配效率,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融创物流系统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融创物流系统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46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洞道式干燥实验设备
- 下一篇:一种顶护板的吸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