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脊柱内镜下神经根管成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4225.0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8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欢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A61B90/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耿浩;宋铁军 |
地址: | 1100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柱 内镜下 神经 成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柱内镜下神经根管成形装置,包括限深套筒和骨钻,所述限深套筒为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的柱状结构,限深套筒内为用于插入骨钻的装配槽,限深套筒的头端为阶梯形开口结构,阶梯形的上端为上头端,阶梯形的下端为下头端,限深套筒的上头端是弧形结构,弧形结构内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内有导电材料,导线穿过限深套筒的侧壁,导线的一端与导电材料接触,导电材料通过导线接电能够有电流通过,所述下头端为两个片状结构,片状结构位于套筒的内侧有隆起,限深套筒的装配槽内插入有骨钻。本装置能够调节骨钻的伸出长度,能够应用于临床脊柱内镜下间盘切除手术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脊柱内镜下神经根管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脊柱内镜手术最关键的步骤为神经根管成形,伸进根管成形顺利,将大幅度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缩短手术时间。现有的脊柱内镜下神经根管成形装置定位困难,处理骨组织后容易出血,影响手术视野,而且位置有限,无法处理关节突内缘;镜下切除钙化的椎间盘及椎体后缘时,对于椎管狭窄的患者处理起来既费时又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难题而提供一种脊柱内镜下神经根管成形装置。
技术方案
一种脊柱内镜下神经根管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深套筒和骨钻,所述限深套筒为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的柱状结构,限深套筒内为用于插入骨钻的装配槽,限深套筒的头端为阶梯形开口结构,阶梯形的上端为上头端,阶梯形的下端为下头端,限深套筒的上头端是弧形结构,弧形结构内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内有导电材料,导线穿过限深套筒的侧壁,导线的一端与导电材料接触,导电材料通过导线接电能够有电流通过,所述下头端为两个片状结构,片状结构位于套筒的内侧有隆起,限深套筒的装配槽内插入有骨钻。
所述限深套筒的下端设有底座。
所述骨钻尾部有标尺,骨钻侧壁有多排与隆起相匹配的凹陷。
所述骨钻有两种,分别为弧形骨钻和楔形骨钻,弧形骨钻和楔形骨钻是二选一使用的。
所述弧形骨钻的头端a为弧形结构,背侧面光滑,内侧面有锯齿状结构a,锯齿状结构a与弧形骨钻长轴平行。
所述楔形骨钻的头端b为楔形结构,斜侧面有锯齿状结构b,锯齿状结构b与楔形骨钻长轴平行。
优点及效果
本装置能够调节骨钻的伸出长度,能够应用于临床脊柱内镜下间盘切除手术中。
附图说明
图1为限深套筒的主视图;
图2为限深套筒的侧视图;
图3为限深套筒的俯视图;
图4为限深套筒的剖视图;
图5为弧形骨钻侧剖图;
图6为弧形骨钻正视图;
图7为弧形骨钻俯视图;
图8为楔形骨钻侧剖图;
图9为楔形骨钻正视图;
图10为楔形骨钻俯视图;
图11为平视楔形骨钻的头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限深套筒、2.弧形骨钻、3.楔形骨钻、4.下头端、5.上头端、6.装配槽、7.弧形凹槽、8.片状结构、9.隆起、10.底座、11.头端a、12.锯齿状结构a、13.头端b、14.锯齿状结构b、15.导线、16.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欢,未经王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42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生产用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家用衣帽收纳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