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腔扩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4175.6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1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俞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俞任 |
主分类号: | A61B1/24 | 分类号: | A61B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腔 扩撑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口腔扩撑器,包括上齿套与下齿套,上齿套与下齿套均为圆弧形结构,且上齿套的两端对称设有连接耳I,下齿套的两端对称设有连接耳II,连接耳I与连接耳II均与圆柱形的连接销相套配,上齿套的上端设有圆弧形的槽体结构的上齿槽,下齿套的下端设有圆弧形结构的下齿槽,连接耳I与连接耳II的外侧端部均设有灯孔,灯孔内匹配安装有电子灯,灯孔内并且在电子灯的上端匹配安装有圆形结构的透明防护盖;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优点:上齿套两端的连接耳I与下齿套两端的连接耳II均与连接销套配构成铰接结构,使得上齿套与下齿槽形成的张开角度可以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口腔扩撑器。
背景技术
医生在给患者检查口腔时,一般都会让患者张大嘴巴,但是由于人体口腔的特殊构造,所以口腔内部的一些部位不容易被检查到,而且长时间的张大嘴巴比较费力,所以口腔很难长时间的保持一个张开姿势,现有技术中的口腔扩撑器作为撑开口腔的常用器械,但它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现有技术中的口腔扩撑器尺寸为固定的,撑开口腔的角度不可调节,而使用口腔撑扩器的患者的口腔的尺寸不一,所以不容易匹配,如果撑开角度过大会导致口腔受创;
2.医生一般在检查口腔时,撑开口腔后会让患者照向光源方向以便观察口腔内部情况,但是光源较远的情况下,口腔内部的光照不足,因此容易使检查不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扩撑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扩撑器,包括上齿套与下齿套,所述上齿套与下齿套均为圆弧形结构,且上齿套的两端对称设有连接耳I,所述下齿套的两端对称设有连接耳II,所述连接耳I与连接耳II均与圆柱形的连接销相套配,所述上齿套的上端设有圆弧形的槽体结构的上齿槽,所述下齿套的下端设有圆弧形结构的下齿槽,所述连接耳I与连接耳II的外侧端部均设有灯孔,所述灯孔内匹配安装有电子灯,所述灯孔内并且在电子灯的上端匹配安装有圆形结构的透明防护盖;
所述上齿套下端面的两端对称设有安装槽I,所述下齿套上端面的两端对称设有安装槽II,所述安装槽I内匹配安装有圆柱形结构的上轴杆,所述上轴杆的轴端设有球头,且上轴杆轴端的球头与安装槽I相球接在一起,所述安装槽II内匹配安装有圆柱形结构的下轴杆,所述下轴杆的轴端设有球头,且下轴杆轴端的球头与安装槽II相球接在一起,所述上轴杆与下轴杆之间设有圆柱形管状结构的调节螺套。
优选的,所述连接耳I与连接耳II均与连接销相套配构成铰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齿套、上齿槽、下齿套、下齿槽、连接耳I与连接耳II的边角处均为光滑过的圆弧连接。
优选的,所述透明防护盖与灯孔的上端螺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上轴杆、下轴杆均与调节螺套呈螺接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优点:
1.上齿套两端的连接耳I与下齿套两端的连接耳II均与连接销套配构成铰接结构,使得上齿套与下齿槽形成的张开角度可以调节;
2.上齿套上的安装槽I内套配的上轴杆与下齿套上的安装槽II内套配的下轴杆均与调节螺套相螺接,通过调节调节螺套可使上齿套与下齿槽之间形成固定的支撑角度;
3.连接耳I与连接耳II的侧面均设有电子灯,当口腔撑扩器使用时可在口腔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光源,使口腔内部光线充足,有利于对口腔内部进行观测检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俞任,未经陈俞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41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儿肠绞痛缓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疗用便于调节位置的眼科护理用滴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