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口分流型吸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3866.4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04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齐会;周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李春玲 |
地址: | 215025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 吸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氧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口分流型吸氧管,解决了现有鼻氧管使用过程中舒适性差且无法判断氧流量的缺点,包括插管,所述插管的一端外侧套设有流量调节器,插管的一端设有T型扁管,所述T型扁管的内部套设有测风管,T型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U型分管,T型扁管的末端还套接有测风按头,所述U型分管的外侧套设有束线头,U型分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横管,其一侧连接有两根沿横管垂直方向设置的鼻管,所述鼻管的外侧套设有套环,鼻管的末端还设置有网状塑胶板,氧气通过网状塑胶板时能够减速,并均匀的进入患者的鼻腔内,防止氧气冲头,舒适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氧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口分流型吸氧管。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的是双孔鼻氧管,管子伸入鼻腔造成不舒适,且氧流量大的情况下造成“冲鼻”的感觉,调节氧流量过程中难以判断氧气的流量,其次鼻管固定密封效果差,氧气会大量跑掉,现有的固定结构是通过弹性件夹紧鼻翼两侧,舒适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鼻氧管使用过程中舒适性差且无法判断氧流量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网口分流型吸氧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网口分流型吸氧管,包括插管,所述插管的一端外侧套设有流量调节器,插管的一端设有T型扁管,所述T型扁管的内部套设有测风管,T型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U型分管,T型扁管的末端还套接有测风按头,所述U型分管的外侧套设有束线头,U型分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横管,其一侧连接有两根沿横管垂直方向设置的鼻管,所述鼻管的外侧套设有套环,鼻管的末端还设置有网状塑胶板。
优选的,所述T型扁管的一侧内壁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部卡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测风管的一端接触。
优选的,所述套环的一侧胶黏有塑胶头,所述塑胶头的另一端与鼻管的末端胶黏。
优选的,所述测风管的内部开设有U型导风槽,所述U型导风槽的一端延伸至测风按头的一侧外部。
优选的,所述鼻管的表面设有螺纹,所述套环的内壁开设有与鼻管表面螺纹对应的螺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按压测风按头使测风管伸入插管内,使插管内的氧气通过U型导风槽排出测风按头外,方便判断氧流量,松开测风按头后通过复位弹簧实现复位。
2、通过旋转套环挤压塑胶头使其向外扩展开,从而能够有效的固定在鼻腔内,达到密封的功能,同时不易对患者造成不适。
3、氧气通过网状塑胶板时能够减速,并均匀的进入患者的鼻腔内,防止氧气冲头,舒适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网口分流型吸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B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管、2流量调节器、3 U型分管、4束线头、5 T型扁管、6测风管、7测风按头、8 U型导风槽、9横管、10鼻管、11套环、12塑胶头、13网状塑胶板、14限位环、15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38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内科临床的药品粉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冠心病介入治疗导丝牵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