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冷却结构及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3834.4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3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褚红波;黄桑;赵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冷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冷却结构及模具,其中,模具冷却结构包括:固定座,其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一流道;隔水部件,嵌设于所述固定座上并且将所述第一流道分割为进水段和出水段;以及模芯,开设有冷却井,所述冷却井与所述隔水部件之间形成热交换腔;其中,所述隔水部件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孔洞,所述第一孔洞连通所述进水段和所述隔水部件的空腔,所述隔水部件的外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固定座之间形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热交换腔和所述出水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冷却结构,隔水部件直接嵌设于安装座上,将隔水部件与安装座之间密封即可,方便制造和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模具冷却结构及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模具一般都设有模具冷却结构,在冷却水的作用下,保持模温,防止产品在模具中由于局部过热产生变形现象,使得产品的注塑尺寸更稳定,且使得产品在模具中能较快冷却凝固,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公开号为CN20231884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模具运水结构,包括模具本体及设于模具本体中的运水管路,所述运水管路包括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模具本体中设有镶件,所述镶件中设置有与所述运水管路的进水管路、出水管路连接的进出水塔,所述进出水塔通过一间隔板隔开分成两个独立的容置腔,所述运水管路的出水管路和进水管路分别与两所述容置腔对应连通,所述镶件中设置有至少一连通水塔,所述镶件的底部开设圈槽,所述连通水塔与所述进出水塔通过圈槽连通,所述连通水塔中设置有隔断板,所述隔断板底部与连通水塔底部齐平,所述隔断板的顶端与连通水塔顶部间隔有供水流通过的空隙,所述镶件的底部紧密设置有将所述圈槽、所述进出水塔及所述连通水塔密封的密封板。
上述方案中,模具冷却结构复杂,制造及安装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具冷却结构及模具,方便制造及安装。
一种模具冷却结构,包括:
固定座,其上开设有贯通的第一流道;
隔水部件,为中空管件,嵌设于所述固定座上并且其主体露出所述固定座,所述隔水部件通过其侧壁阻断所述第一流道,将所述第一流道分割为进水段和出水段;
以及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上的模芯,所述模芯与所述固定座的贴合面上开设有与所述隔水部件的主体相匹配的冷却井,并通过所述冷却井套设于所述隔水部件的主体外,所述冷却井与所述隔水部件之间设有间隙,形成热交换腔;
其中,所述隔水部件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孔洞,所述第一孔洞连通所述进水段和所述隔水部件的空腔,所述隔水部件的外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固定座之间形成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热交换腔和所述出水段。
进一步地,所述隔水部件由均为中空管件的下段和上段组成,所述下段嵌设于所述固定座中,所述上段套接于所述下段内,所述下段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孔洞,所述第二孔洞与所述上段的外侧壁形成所述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孔洞越过所述下段的顶端,形成缺口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孔洞越过所述下段的底端,形成缺口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大小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并相对地位于所述下段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下段的外部轮廓为圆柱形。
进一步地,所述上段的外部轮廓为圆柱形。
进一步地,所述上段为柔性材质制造。
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模具冷却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38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密封测试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蜡烛生产中的有机废气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