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终端的支撑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3139.8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4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芦帆;吴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张燕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终端 支撑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的支撑设备,应用于机动车辆,安装于机动车辆的前排座椅头枕固定柱之间;所述智能终端的支撑设备包括:可伸缩机构;卡接机构,设置于所述可伸缩机构两端;夹持机构,通过一连接机构与所述可伸缩机构相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终端的支撑设备可实现IPAD/手机等随身携带;可实现后排长时间使用IPAD/手机减少产生疲劳,可减少影响视力的问题;可实现随时更新IPAD/手机系统和应用程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终端的支撑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部分车型在后排乘客使用移动IPAD时,后排乘客需长期手持,这样就会产生乘客疲劳,影响视力的问题。若后排乘客为乘坐无能力自己拿起IPAD的乘客,例如,年纪较小儿童时,会出现行车安全问题。
或者现有部分豪华车型,后排自带屏幕,但这种设置存在无法拆卸和无法方便携带设备以及应用程序无法更新等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的支撑设备,以解决后排乘客在使用移动智能终端时需长期手持,产生疲劳,影响视力,后排乘客无能力自己拿起智能终端等问题,及若后排自带显示屏的话,会产生无法拆卸和方便携带设备、应用程序无法更新等缺陷,实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的支撑设备,用于解决后排乘客在使用移动智能终端需长期手持,产生疲劳,影响视力,后排乘客无能力自己拿起智能终端时,会出现行车安全问题,及若后排自带显示屏的话,会产生无法拆卸和无法方便携带设备以及应用程序无法更新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的支撑设备,应用于机动车辆,安装于机动车辆的前排座椅头枕固定柱之间;所述智能终端的支撑设备包括:可伸缩机构;卡接机构,设置于所述可伸缩机构两端;夹持机构,通过一连接机构与所述可伸缩机构相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两个卡合凹部,所述卡合凹部呈与所述前排座椅头枕固定柱匹配的凹型、且具有弹性形变能力。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卡合凹部采用韧性材质制成。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可伸缩机构包括:空心管,其内部设置有一弹性件;所述空心管的一端套设有一所述卡合凹部;实心管,其一端插接于所述空心管的另一端内,其另一端套设有另一所述卡合凹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按压所述实心管,使其压缩所述弹性件,使所述可伸缩机构置于前排座椅头枕固定柱之间,待松开所述实心管,所述卡合凹部卡接至所述前排座椅头枕固定柱上。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可伸缩机构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一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套设在所述空心管与所述实心管插接处。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的另一端通过一万向节与所述夹持机构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板和与所述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上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第二夹持板插接在所述滑动轨道内;通过在所述滑动轨道上推动所述第二夹持板,来调节所述夹持机构的尺寸。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适应于4.7~12.9英寸的智能终端。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终端的支撑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所述智能终端的支撑设备可实现IPAD/手机等随身携带;
2、通过所述智能终端的支撑设备可实现后排长时间使用IPAD/手机减少产生疲劳,可减少影响视力的问题;
3、通过所述智能终端的支撑设备可实现随时更新IPAD/手机系统,应用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爱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31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局放串联电抗器
- 下一篇:一种油箱原料卷用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