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超薄涂层游星轮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3007.5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2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林琳;胡中伟;赖志远;于怡青;徐西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37/28 | 分类号: | B24B37/2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张迪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超薄 涂层 游星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超薄涂层游星轮夹具,所述游星轮夹具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均设置有涂层,所述游星轮夹具沿周向设置有多个锯齿;所述游星轮夹具上开设有若干个装载孔,用于放置超薄工件;所述工件的厚度大于所述游星轮夹具的厚度。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提供游星轮夹具的刚度和强度,减小游星轮夹具的变形风险,提高游星轮夹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加工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超薄涂层游星轮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薄工件在众多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如计算机磁盘、光学镜片和半导体衬底等。这类工件通常要求具有很高的表面平整度和表面质量。研磨和抛光都属于精密加工,是超薄工件常用的加工手段。超薄工件经过平面研磨能够获得微米级的表面平整度,经过抛光则能获得极低的表面粗糙度。双面行星研磨/抛光则是指在双面行星研磨/抛光设备上进行研磨/抛光加工,由于双面行星研磨/抛光时工件的上下两个表面同时进行材料去除,因此加工效率比传统的单面研磨/抛光更高,同时,因为双面行星研磨/抛光时磨粒运动轨迹更加复杂和均匀,所以工件表面质量也更好。以上优点使得双面行星研磨/抛光成为超薄工件的首选加工方法。
传统的双面行星研磨/抛光要求游星轮夹具的厚度必须小于工件厚度。以半导体衬底为例,出于对缩减材料成本的需求,衬底的厚度规格呈现越来越薄的趋势,相应的,游星轮夹具的厚度也要求越来越薄。这使得游星轮夹具的强度和刚度难以满足要求。传统的金属超薄游星轮夹具由于刚度不够,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大的翘曲、变形等现象,导致工件滑出破碎等问题,同时,由于金属材料表面的耐磨损性较差,使用过程中游星轮夹具的磨损进一步降低的游星轮的刚度和强度,这将严重影响游星轮夹具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新型超薄涂层游星轮夹具,不仅提供了游星轮夹具的刚度和强度,还减小游星轮夹具的变形风险,提高游星轮夹具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超薄涂层游星轮夹具,所述游星轮夹具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均设置有涂层,所述游星轮夹具沿周向设置有多个锯齿;所述游星轮夹具上开设有若干个装载孔,用于放置超薄工件;所述工件的厚度大于所述游星轮夹具的厚度。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装载孔的形状与所述工件形状相同。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游星轮夹具厚度范围为50μm至500μm。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涂层的厚度范围为1μm至20μm。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涂层具体由高硬度耐磨材料制成。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游星轮夹具具体为金属游星轮夹具。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涂层具体为金刚石涂层。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超薄涂层游星轮夹具,通过采用高硬度耐磨材料,使得在加工超薄工件时,游星轮夹具的表面强度和耐磨性以及使用寿命提高。对于双面加工超薄工件,可在保持原有的生产效率的基础上,规避因夹具过薄带来的加工风险,且对于双面加工设备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高硬度耐磨材料为金刚石涂层,其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在传统金属游星轮夹具表面沉积一层金刚石涂层,不仅可以提供游星轮夹具的刚度和强度,减小夹具的变形,同时也可提供其表面的耐磨性,提高游星轮夹具的使用寿命。可广泛用于超薄零件的双面研磨和抛光加工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游星轮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游星轮夹具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30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语音报警的智能电表
- 下一篇:一种烘纸缸防粘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