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灯光学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2415.9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9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攀;祝贺;仇智平;聂睿;李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25 | 分类号: | F21S41/25;F21W102/13;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灯 光学 元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灯光学元件,包括自后向前一体式相连的一级光学部件、光学通道、二级光学部件。本实用新型车灯光学元件将原有前后分开的两个光学元件做成一个一体成型件,其仅通过一次安装即可固定在车灯模组的散热器上,提高了安装精度,能够确保形成理想的车灯光形,也减少了车灯模组的安装步骤;同时,光源光线只经过二级光学部件的一次射出,仅有一次菲涅尔损失,因此,光通量相比现有技术的光学组件的光通量要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灯光学元件,属于车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灯光学元件是车灯模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的车灯光学元件一般包括一级光学元件和二级光学元件,两者在车辆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并分别通过各自的支架固定安装在散热器上,这样的车灯光学元件在安装时就会产生两次安装误差,影响车灯光学元件的整体安装精度,从而影响车灯光形。
例如,公开日为2017年2月22日,文献号为CN106439672A的中国专利文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灯光学元件,将前后分开的两个光学元件做成一个一体成型件,仅通过一次安装即可固定在车灯模组的散热器上,大大提高了安装精度,简化了安装步骤;同时获得较大的光通量。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灯光学元件,包括自后向前一体式相连的一级光学部件、光学通道、二级光学部件。
优选的,二级光学部件的前端面为出光面,该出光面为凸面。
优选的,所述光学通道的左右和上下边缘与二级光学部件的对应部位边缘的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光学通道成矩形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车灯光学元件为一体成型件,其仅通过一次安装固定在车灯模组的散热器上。
优选的,该车灯光学元件应用于矩阵式大灯,具有沿左右方向的至少一排用于形成近光或远光的聚光单元。
进一步的,若干聚光单元呈矩阵式排列,形成上下两排,位于下排的聚光单元射出的光线经二级光学部件折射后形成远光光形,位于上排的聚光单元射出的光线经二级光学部件折射后可形成位于截止线以下的光型。
更进一步的,所述光型在车灯的近光模式下与近光光形叠加,以增强近光光形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聚光单元的入光面和出光面均为平面,该入光面的面积小于出光面的面积,所述出光面位于上述光学通道的后端面上,各聚光单元对应的光源射出的光线均进入导光通道,一部分光线由聚光单元出光面直接进入光学通道再由二级光学部件的出光面折射出;另一部分光线需经导光通道的侧壁全反射后再由二级光学部件的出光面折射出。
优选的,所述聚光单元包括位于后端的入光部和位于前端的出光面,该入光部和出光面之间通过导光通道连通,该导光通道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且该导光通道的各横截面面积相同。
更进一步的,聚光单元的入光部呈向后凸起的凸体状,该凸体中心形成有向前凹陷的凹槽,凹槽呈向后延伸的喇叭状,凹槽的底部向后形成凸起部。
优选的,各聚光单元的出光面之间的间隙为零或小于0.5mm,各聚光单元前后方向外径相同,一排聚光单元整体自前向后呈向外张开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车灯光学元件的整体安装精度提高,这是因为,该车灯光学元件将原有前后分开的两个光学元件做成一个一体成型件,其仅通过一次安装即可固定在车灯模组的散热器上,大大减少了安装误差,提高了安装精度,能够确保形成理想的车灯光形。显然,也减少了车灯模组的安装步骤,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24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铝质隔热耐火砖
- 下一篇:一种浅海养殖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