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印刷辊轴磨床的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1384.5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8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精准印刷制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3 | 分类号: | F16F15/023;F16F15/08;F16F9/43;B24B4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双马智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276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辊轴 磨床 减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印刷辊轴磨床的减震装置,包括与磨床底座连接的上底板以及位于上底板之下的第一减震结构,第一减震结构包括第一减震垫;该减震装置还包括设在第一减震垫与上底板之间的第二减震结构,第二减震结构包括由至少两个子筒体组成的竖向的膨胀管,子筒体与子筒体之间密封弹性连接,膨胀管中装有气体,气体使膨胀管体积膨胀。第一减震垫发生弹性形变能够补偿磨床的震动位移;膨胀管也能够补偿磨床的震动位移;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减震结构,将常规的减震垫与膨胀管结合使用,减震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辊轴的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刷辊轴磨床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分为有纸张印刷、白铁印刷、塑料印刷、纺织品印刷、木板印刷、玻璃印刷等。印刷辊轴是直接影响印刷质量高低的重要部件,在印刷辊轴的制造中往往需要将卷好的粗辊筒进行磨削,抛光,再雕刻图案以制成成品。现有的印刷辊轴生产中,印刷辊轴的磨削,需要在磨床上对印刷辊轴进行夹紧,磨削,再取出印刷辊轴。
使用磨床磨削印刷辊轴时,刀具(比如砂轮)对印刷辊轴进行磨削作业时,刀具高速旋转与印刷辊轴接触,磨床易产生震动,而现有磨床自带的减震装置一般为减震盘,仅有一级减震结构,不能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大大缩短了磨床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两级减震结构的印刷辊轴磨床的减震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印刷辊轴磨床的减震装置,包括与磨床底座连接的上底板以及位于上底板之下的第一减震结构,第一减震结构包括第一减震垫;该减震装置还包括设在第一减震垫与上底板之间的第二减震结构,第二减震结构包括由至少两个子筒体组成的竖向的膨胀管,子筒体与子筒体之间密封弹性连接,膨胀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减震垫和上底板密封连接,膨胀管中装有气体,气体使膨胀管体积膨胀。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减震垫发生弹性形变能够补偿磨床的震动位移;膨胀管也能够补偿磨床的震动位移,比如磨床向上发生位移时,子筒体与子筒体之间的距离增大,来缓冲磨床的向上震动;磨床向下发生位移时,膨胀管内的气体被压缩,从而使子筒体与子筒体之间的距离变小,来缓冲磨床的向下震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减震结构,将常规的减震垫与膨胀管结合使用,减震效果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子筒体与子筒体之间通过弹性层密封弹性连接。弹性层结构简单,膨胀管体积膨胀,弹性层伸长,子筒体与子筒体之间的距离变大;膨胀管体积变小时,弹性层收缩,子筒体与子筒体之间的距离变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补气机构,第一减震垫的下端固接有下底板,补气机构包括与下底板固接的竖向的气筒,气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头,活塞头上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上端与磨床底座连接;气筒与活塞头之间形成活塞腔,活塞腔上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处设有进气单向阀,出气口处设有出气单向阀,出气口通过管道与膨胀管的内部连通。
磨床工作一段时间后,膨胀管内的气体会略有减少,通过设置补气机构,磨床震动时,磨床通过活塞杆使活塞头往复运动,从而将外界空气输送至膨胀管内部,使膨胀管内部始终有足够多的气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活塞杆与磨床底座铰接。活塞杆与磨床底座铰接,使活塞头的滑动更顺畅,避免活塞头在气筒中卡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膨胀管上连接有泄压安全阀。补气机构往膨胀管中补气,当补入气体得速度大于气体泄漏的速度时,会使气体压力过大,此时从泄压安全阀卸放,使膨胀管内的气压始终恒定,以延长膨胀管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减震结构还包括位于下底板下端的第二减震垫,第二减震垫上设有防滑纹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上底板上焊接有螺柱,减震装置通过该螺柱与磨床底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精准印刷制版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精准印刷制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13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