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取出清管器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9848.9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6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许继凯;徐睿妤;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凯 |
主分类号: | F16L55/46 | 分类号: | F16L55/46;F16L101/5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任欢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出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取出清管器的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清管器的取出操作难度大的问题,具有方便清管器取出,操作方便的有益效果,其方案如下:用于取出清管器的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支撑平台开有卡槽;取出件,取出件包括外壳体,外壳体能够通过卡槽支撑,外壳体内设有至少两根能相对于外壳体滑动的拉杆,至少一根拉杆相对于外壳体能实现转动,两根拉杆的一端设置拖绳,另一端设置拖拽绳;旋转台,旋转台支撑于支撑平台,旋转台与旋转轴连接,且旋转台能够带动旋转轴转动,拖拽绳能够与旋转轴连接,旋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拉杆相对于外壳体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管道清管所用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取出清管器的装置。
背景技术
清管设备是管道在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常用的设备之一。通过进行清管操作,可以提高管道输送效率、检查和测量管道的周向变形、从内部检查管道的金属损伤、清除严密性试验后管道内的积液和杂质。
在清管作业的现场操作中,经常会出现清管器进入管线终点的收球筒、但不能顺利到达出口盲板处的情况。发明人发现清管器直径与收球筒筒径之间的差值较小、清管器的重量较大、清管器上的取出环容易被拉断,这些不利因素给清管器的取出操作带来了较大困难。同时,取出清管器时,往往使用人工进行拉拽,容易产生危险并且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取出清管器的装置,无需人工手动拉拽清管器,方便对清管器的取出。
用于取出清管器的装置的具体方案如下:
用于取出清管器的装置,包括:
支撑平台,支撑平台开有卡槽;
取出件,取出件包括外壳体,外壳体能够通过卡槽支撑,外壳体内设有至少两根能相对于外壳体滑动的拉杆,至少一根拉杆相对于外壳体能实现转动,两根拉杆的一端设置拖绳,另一端设置拖拽绳;
旋转台,旋转台支撑于支撑平台,旋转台与旋转轴连接,且旋转台能够带动旋转轴转动,拖拽绳能够与旋转轴连接,旋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拉杆相对于外壳体移动。
上述的用于取出清管器的装置,拉杆可相对于外壳体实现移动,从而将拖绳送于清管器的后部,两根拉杆之间能够具有设定的距离,用于容纳清管器,旋转轴能够与拖拽绳连接,旋转轴旋转,从而移动拉杆,并将清管器从收球筒中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内从一侧到另一侧依次设置第二拉杆盘、第二限位盘、第一拉杆盘和第一限位盘,第一限位盘和第二限位盘与所述外壳体固连,所述的拉杆包括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均依次穿过第二拉杆盘、第二限位盘、第一拉杆盘和第一限位盘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盘设置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拉杆盘设置第一卡槽,所述第一限位盘设置第二卡槽,第二拉杆穿过第二弧形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设置,第二限位盘设置第一弧形槽,第一拉杆穿过第一弧形槽设置,第二弧形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跨度均为180°,第二弧形槽与第二卡槽可错位设置或者同位置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设置第一外壳固定孔,所述第一限位盘和第二限位盘均设置限位盘固定孔,通过第一外壳固定孔和限位盘固定孔实现两个限位盘相对于外壳体被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弧形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为弧形槽,以便于在转动第二拉杆的过程中,对第二拉杆的位置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拉杆盘设有第一开孔,第一开孔尺寸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拉杆或第二拉杆的尺寸,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各自穿过第二拉杆盘对应的第一开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盘和第一拉杆盘各自设置用于所述第一拉杆穿过的第二开孔,通过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的设置,便于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相对于外壳体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凯,未经许继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98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发光标识牌的货架灯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空作业的吊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