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荷电喷雾的烟气污染物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39038.3 | 申请日: | 2019-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9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庞春波;王军锋;张伟;许浩杰;张澄澄;叶子怡;熊业飞;凌一洲;汪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5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喷雾 烟气 污染物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荷电喷雾的烟气污染物处理装置,包括静电喷雾装置,静电喷雾装置设置在烟道上,静电喷雾装置的进口端连接烟道,静电喷雾装置的出口端连接烟囱,在烟道进口处设有双流体喷嘴,双流体喷嘴的喷口朝向烟道出口处;双流体喷嘴的液体进口和气体进口分别输入脱硫废水和空气;在静电喷雾装置的底部设有脱硫废水回收装置,双流体喷嘴包括壳体和螺旋臂,壳体分为液体腔和气体电离腔,液体腔出口端连接螺旋臂的入口,气体电离腔的出口正对螺旋臂中间形成的通道,将脱硫废水雾化后喷射到烟道中,从而改变烟气的特性,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并促进燃煤烟气污染物的脱除,可以有效应用在燃煤电厂中实现废气废物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除尘和有机物脱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荷电喷雾的烟气污染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世界上个唯一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大国。燃煤电厂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排放源,2010年,我国SO2排放量消减10%的总量控制目标为2294.4万吨,其中电力行业的控制量为951.7万吨,其中细颗粒物排放量超过300万吨。大量的燃煤烟尘不仅造成了酸雨等重大污染,同时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为了减少烟气中硫化物如SO2的排放,燃煤电厂常采用湿法脱硫技术,防止烟气中可溶部分,氯浓度超过规定值和保证石膏质量,必须从系统中排放一定量的废水,即脱硫废水。脱硫废水中的污染成分主要来自烟气,而烟气中的杂质又来源于煤的燃烧。煤中含有包括重金属在内的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在燃烧后生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气体化合物会随烟气进入脱硫系统,溶解于吸收浆液中。废水中含有的杂质主要包括悬浮物、过饱和的亚硫酸盐、硫酸盐以及重金属,其中很多是国家环保标准中要求严格控制的第一类污染物。
由于脱硫水质的特殊性,脱硫废水处理难度较大,同时,由于各种重金属离子对环境的污染很严重,对脱硫废水进行单独处理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国内大多数电厂的湿法脱硫废水处理系统采用传统的加药絮凝沉淀方式进行脱硫废水的处理,普遍存在运行成本较高,设备故障率高等问题,投运率很低。此外,国外例如电絮凝法、蒸发法处理脱硫废水均能有效的处理脱硫废水中重金属甚至是氯离子。但是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环境、投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未能在国内电厂应用推广。目前仅有国外少数工程投入使用,部分关键控制参数及过程尚停留在研发阶段。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荷电喷雾的双喷流烟气污染物处理系统,将脱硫废水雾化喷射到烟道中能够改变烟气的特性,可以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并促进燃煤烟气污染物的脱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荷电喷雾的烟气污染物处理装置,将脱硫废水雾化后喷射到烟道中,从而改变烟气的特性,可以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并促进燃煤烟气污染物的脱除,该装置耗能低、净化效率高、结构简单、可以有效应用在燃煤电厂中实现废气废物的处理。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荷电喷雾的烟气污染物处理装置,包括静电喷雾装置,所述静电喷雾装置设置在烟道上,静电喷雾装置的进口端连接烟道,静电喷雾装置的出口端连接烟囱,在烟道进口处设有双流体喷嘴,双流体喷嘴的喷口朝向烟道出口处;所述双流体喷嘴的液体进口和气体进口分别输入脱硫废水和空气;在静电喷雾装置的底部设有脱硫废水回收装置。
进一步,所述双流体喷嘴包括壳体和螺旋臂,所述壳体内部被绝缘陶瓷管分成同轴布置的液体腔和气体电离腔,内圈为气体电离腔,外圈为液体腔,所述液体腔和气体电离腔分别连接脱硫废水池和空气,在气体电离腔内设有针状电极,用于放电产生大量正电荷;液体腔出口端连接螺旋臂的入口,气体电离腔的出口正对螺旋臂中间形成的通道,从螺旋臂的喷口喷出的脱硫废水和经螺旋臂中间喷出的空气混合,在装置底面设置网状集水孔对部分脱硫废水循环利用。
进一步把,针状电极连接负高压静电发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90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九针水光针头
- 下一篇:一种沥青烟废气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