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性污泥生化曝气池曝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7853.6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1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孙浩;沈其峰;张国强;徐敏标;沈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45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污泥 生化 曝气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性污泥生化曝气池曝气装置,包括进风总管和曝气管,还包括方形配重框架,配重框架放置在曝气池底部,配重框架上固定有方形曝气总管框,曝气总管框内连接有若干曝气软管,曝气软管的两端分别与曝气总管框连接,曝气软管上设有若干3‑6cm的缝状曝气孔,曝气总管框通过钢丝软管与进风总管连接。该活性污泥生化曝气池曝气装置不易堵塞曝气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酯生产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活性污泥生化曝气池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活性污泥生化池曝气装置其曝气管固定在池底,运行一段时间后因为曝气管上出气孔是开放式的,通常为圆孔,在不通气时曝气池中的杂质如污泥容易进入曝气管造成管道堵塞,且因为曝气管沉于池底,堵塞后维修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堵塞曝气管的活性污泥生化曝气池曝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活性污泥生化曝气池曝气装置,包括进风总管和曝气管,还包括方形配重框架,配重框架放置在曝气池底部,配重框架上固定有方形曝气总管框,曝气总管框内连接有若干曝气软管,曝气软管的两端分别与曝气总管框连接,曝气软管上设有若干3-6cm的缝状曝气孔,曝气总管框通过钢丝软管与进风总管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曝气软管并开设缝状曝气孔,在通气时可向外扩张曝气,在曝气管不通气的情况下,由于水的压强使得缝状曝气孔收缩,曝气孔闭合,可以有效阻止杂质进入曝气管。
作为优选,还包括固定在曝气池上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手摇器,手摇器上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另一端与配重框架连接。用于升降曝气管,方便检修。
进一步的,配重框架为不锈钢框架,不锈钢框架的尺寸与曝气池适配。曝气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曝气总管框及其曝气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活性污泥生化曝气池曝气装置,包括进风总管1和曝气管,进风总管1通过鼓风机进风,还包括方形配重框架2,配重框架2放置在曝气池9底部,配重框架2上固定有方形曝气总管框3,配重框架2和曝气总管框3通过抱筘或扎带捆扎固定,曝气总管框3内连接有若干曝气软管4,曝气软管4为PVC塑料软管,曝气软管4的两端分别通过接头与曝气总管框连接,曝气总管框由PVC硬质管或不锈钢管围合成口字形,曝气软管4上设有若干3-6cm的缝状曝气孔41,缝状曝气孔利用美工刀在曝气软管上一侧切开形成,缝状曝气孔41可沿曝气软管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曝气总管框3通过钢丝软管5与进风总管1连接,也就是说,钢丝软管一端与曝气总管框任一处通过接头连接,钢丝软管另一端通过接头与进风总管连接。配重框架为不锈钢框架,不锈钢框架的尺寸与曝气池适配。另外,为方便检修,还包括固定在曝气池上的支撑架6,支撑架6为倒L形,通过螺栓固定在曝气池相对两侧的上方,支撑架6上固定螺接有手摇器7,手摇器7上连接有钢丝绳8,钢丝绳8另一端与配重框架2连接,具体的,钢丝绳另一端与配置框架一侧的两个角固定的两根钢丝绳连接。用于升降曝气管,手摇器的结构如申请号201720650399.7所公开的单拨杆手摇器,为更好操作,可配合滑轮,即滑轮转动连接在支撑架前端,手摇器固定在支撑架后端。
通过设置曝气软管并开设缝状曝气孔,在通气时可向外扩张曝气,在曝气管不通气的情况下,由于水的压强使得缝状曝气孔收缩,曝气孔闭合,可以有效阻止杂质进入曝气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生化曝气池曝气管容易堵塞,曝气不均匀的问题,还解决了曝气管堵了之后检修难的问题,采用软管曝气不容易堵塞气孔,曝气均匀,即使遇到堵塞也能通过手摇钢丝绳进行上下移动检修。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78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品脉冲调和罐顶新型呼吸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预制件楼梯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