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洋垃圾收集装置的拦截汇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7697.3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8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袁和平;曹凯飞;刘必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15/08 | 分类号: | E02B15/08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陈槐萱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垃圾 收集 装置 拦截 汇集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洋垃圾收集装置的拦截汇集机构,涉及海洋环保机械领域,包括呈八字形对称设置的两条浮栏;每一浮栏均由多个漂浮单元组成,漂浮单元均包括挡板以及多个浮筒;每一相邻挡板之间均设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相邻挡板前后端面之间的抵接板以及配置于每一抵接板上的槽钢组件,每一槽钢组件均由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侧向紧固组成,且置于不同抵接板上的两个第一槽钢之间紧固相连,置于不同抵接板上的两个第二槽钢之间紧固相连。通过多个漂浮单元之间的稳固连接,组合成一整个浮栏,克服了一体成型的浮栏的加工制造不便、难以安装和运输等问题,实现对拦截汇集单元的浮栏中各漂浮单元之间的稳固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环保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海洋垃圾收集装置的拦截汇集机构。
背景技术
海面漂浮垃圾主要为塑料袋、漂浮木块、浮标和塑料瓶等。垃圾一旦进入海洋便会具有持续性强、扩散范围广等特点,从而影响海洋景观,威胁航行安全,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影响,进一步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
针对海洋垃圾的收集及清理,目前主要是通过海洋垃圾收集装置来实现。漂浮在海面上的垃圾沿波浪/潮流方向汇集至海洋垃圾收集装置,海洋垃圾收集装置进而对垃圾实现收集和清理。其中,对漂浮垃圾的拦截和汇集需要通过拦截汇集单元来辅助完成,将漂浮垃圾高效汇集至收集装置中,提高清理的效率。现有的拦截汇集单元一般是由呈八字形对称设置的两条浮栏组成,每条浮栏通常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而一体成型的浮栏对于整体的加工制造较为不便,且难以运输以及安装固定,对于后续浮栏的尺寸调配也较难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洋垃圾收集装置的拦截汇集机构,克服了一体成型的浮栏的加工制造不便、难以安装和运输等问题,以及实现对拦截汇集单元的浮栏中各漂浮单元之间的稳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方案:
一种海洋垃圾收集装置的拦截汇集机构,用于沿波浪/潮流方向汇集海洋垃圾,包括呈八字形对称设置的两条浮栏;两条所述浮栏围成具有汇入口和汇出口的梯形汇集空间,所述汇入口到所述汇出口的方向与波浪/潮流方向保持一致,且所述汇入口的开口大于所述汇出口的开口;其中,每一所述浮栏均由多个漂浮单元组成,所述漂浮单元均包括竖向设于水面上的挡板以及配置在所述挡板上以控制所述挡板的吃水深度的多个浮筒;每一相邻所述挡板之间均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相邻所述挡板前后端面之间的抵接板以及配置于每一所述抵接板上的槽钢组件,每一所述槽钢组件均由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侧向紧固组成,且置于不同所述抵接板上的两个第一槽钢之间紧固相连,置于不同所述抵接板上的两个第二槽钢之间紧固相连,以固定相邻两个所述挡板。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槽钢与所述第二槽钢均具有与另一槽钢相互背靠紧固的第一端面、以及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面且相对设置的第二端面、第三端面;同一所述槽钢组件的两个所述第一端面之间通过紧固螺栓锁紧固定,所述第一槽钢、第二槽钢的所述第二端面均贴合设置于所述抵接板,且两个所述第一槽钢的两个正对设置的第二端面之间,以及两个所述第二槽钢的两个正对设置的第二端面之间,均通过紧固螺栓依次穿设于所述抵接板、挡板、另一抵接板之间相互固定,以对应固定不同的相邻所述挡板。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端面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一避让槽,每一所述槽钢组件均铰接设置有一U型扣,所述U型扣可转动的置于所述避让槽内且所述U型扣的端部暴露伸出至所述避让槽外侧;所述U型扣的开口部铰接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端面上,且所述U型扣沿铰接端转动至上极限位置和下极限位置时,均抵靠至所述避让槽的槽壁上,且相对所述第三端面的夹角均为α,其中,α=30°~60°。
作为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U型扣的端部均配置有一配重件,所述配重件均包括捆绑连接至所述U型扣端部的缆绳以及固定至所述缆绳远离所述U型扣端部一端的锚块,所述锚块置于水平面以下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76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