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划沙行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7263.3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6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白昀泽;王佳豪;吴愈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定州瀚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C5/035 | 分类号: | A63C5/0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3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进 装置 | ||
一种划沙行进装置,由沙槽、轮车、船桨构成;沙槽是矩形无端盖构造,沙槽由两个容沙槽和一个行进槽构成,两个容沙槽分布在行进槽的两侧。轮车是矩形槽体,轮车底部有前行进轮组和后行进轮组,二者构造完全相同;前行进轮组、后行进轮组都嵌在行进槽中,二者的高度大于行进槽的深度,宽度不大于行进槽的宽度。前主轮架、前左侧轮架、前右侧轮架平行于后主轮架、后左侧轮架、后右侧轮架;船桨通过固定绳捆绑在轮车两侧。本实用新型优势在于:让少年儿童在享受划船乐趣的同时,远离了溺水的危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划沙行进装置,用于游乐场游乐设施或者体育锻炼设施,尤其指一种供少年儿童进行划沙前进游戏的游乐设施。
背景技术
划船是不少少年儿童喜爱的运动,因为船离不开水,少年儿童因为其身高及体力原因,划船时一旦落水很容易受到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技术解决方案,通过用沙子或粮食替代水,用轮车替代船,坐在轮车上的少年儿童用船桨在沙子或粮食中划动产生的反作用力,来推动轮车前进。
因为不再跟水接触,避免了少年儿童溺水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由沙槽、轮车、船桨构成(图1)。
沙槽是矩形无端盖构造,沙槽内部分隔为容沙槽2、容沙槽3、行进槽1三个部分。容沙槽2、容沙槽3、行进槽1都是矩形构造,容沙槽2、容沙槽3、行进槽1相互平行。
容沙槽2、容沙槽3的作用,是容纳沙子或粮食。
轮车0是矩形槽体,轮车两侧有固定绳6、固定绳7。固定绳6的作用是把船桨4捆在轮车上,固定绳7的作用是把船桨5捆在轮车上。
轮车0的底部前端装有前行进轮组,底部后端装有后行进轮组(图2)。前行进轮组、后行进轮组的结构、大小完全相同。
前行进轮组由前主轮架8、前左侧轮架12、 前右侧轮架14构成(图3),三者处在同一平面上。
前主轮架8上有前主轮10、前左侧轮架12上有前左侧轮16、 前右侧轮架14上有前右侧轮18。
前左侧轮16、前右侧轮18的轴线互相平行,且都垂直于前主轮10的轴线。
后行进轮组由后主轮架9、后左侧轮架13、后右侧轮架15构成(图4),三者处在同一平面上。
后主轮架9上有后主轮11、后左侧轮架13上有后左侧轮17、 后右侧轮架15上有后右侧轮19。
后左侧轮17、后右侧轮19的轴线互相平行,且都垂直于后主轮11的轴线。
前主轮架8、后主轮架9互相平行,且构造、尺寸完全相同。
前主轮10、后主轮11的轴线互相平行。前左侧轮16、前右侧轮18的轴线平行于后左侧轮17、后左侧轮19的轴线。
前行进轮组、后行进轮组跟行进槽1的结构关系,完全相同。下面以前行进轮组跟行进槽1的构造关系为例(图5),对前行进轮组、后行进轮组跟行进槽1的结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前行进轮组、后行进轮组都嵌在行进槽1中。前行进轮组上的前左侧轮16、前右侧轮18外缘之间的距离,等于行进槽1的宽度。后行进轮组上的后左侧轮17、后右侧轮19外缘之间的距离,等于行进槽1的宽度。
前行进轮组的前轮架8跟前主轮10的半径之和,大于行进槽1的深度。前行进轮组的后轮架9跟后主轮11的半径之和,大于行进槽1的深度。
上述构造,是为了确保除前行进轮组、后行进轮组之外的轮车0其余部分,处在行进槽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定州瀚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定州瀚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72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主移动焊接机器人视觉控制装置
- 下一篇:排烟阀及排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