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肢骨折撑开复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6758.4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9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奇霖;王易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奇霖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33419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肢 骨折 撑开 复位 | ||
一种下肢骨折撑开复位器,包括连接头、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旋转齿轮、万向连接头、斯氏针和把手,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插入连接头,连接头中间设有旋转齿轮,旋转齿轮设有卡槽,把手带有指状凸起,指状凸起插入卡槽中;第一连接杆上设有正旋的齿槽,第二连接杆上设有反旋的齿槽,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齿槽与旋转齿轮啮合连接,第一连接杆左端和第二连接杆右端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与万向连接头插接,万向连接头设有球铰支座,斯氏针插入万向连接头的球铰支座中。该下肢骨折撑开复位器使用齿轮实现了双轨同时牵引,平衡了牵引力,使患者的患处更容易固定。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双轨牵引,方便医生做手术,降低骨折复位手术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肢骨折撑开复位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骨折复位矫正治疗中,常需要利用撑开器对骨折处进行牵引撑开复位。患者骨折经复位后,需要对伤患处进行固定,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使其逐渐愈合。目前医学上通常使用单轨牵引,实用性较差,使患者恢复撑开复位的效果较差。现有的骨折撑开复位器结构复杂,安装麻烦,固定的范围比较大,给医生带来了不便,加深了手术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下肢骨折撑开复位器。该下肢骨折撑开复位器改变了以往的单轨牵引,使用齿轮实现了双轨同时牵引,平衡了牵引力,使患者的患处更容易固定。该下肢骨折撑开复位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双轨牵引,方便医生做手术,降低骨折复位手术的难度。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并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内容实现的:
一种下肢骨折撑开复位器,包括连接头、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旋转齿轮、万向连接头、斯氏针和把手,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插入连接头,连接头中间设有旋转齿轮,旋转齿轮设有卡槽,把手带有指状凸起,指状凸起插入卡槽中;第一连接杆上设有正旋的齿槽,第二连接杆上设有反旋的齿槽,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齿槽与旋转齿轮啮合连接,旋转齿轮逆时针旋转时,第一连接杆向左移动,第二连接杆向右移动,旋转齿轮顺时针旋转时,第一连接杆向右移动,第二连接杆向左移动;第一连接杆左端和第二连接杆右端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与万向连接头插接,万向连接头设有球铰支座,斯氏针插入万向连接头的球铰支座中。
优选的,连接头、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旋转齿轮、万向连接头、斯氏针和把手均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下肢骨折撑开复位器改变了以往的单轨牵引,使用齿轮实现了双轨同时牵引,平衡了牵引力,使患者的患处更容易固定。该下肢骨折撑开复位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双轨牵引,方便医生做手术,降低骨折复位手术的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
图1是下肢骨折撑开复位器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下肢骨折撑开复位器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旋转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万向连接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连接头,2-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4-旋转齿轮,5-万向连接头,6-斯氏针,7-把手,8-卡槽,9-指状凸起,10-连接柱,11-球铰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奇霖,未经杨奇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67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良式指脉氧仪测试夹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固定胃管的魔术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