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冲灭弧装置及避雷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36756.5 | 申请日: | 2019-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1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嬿蕾;王国锋;王巨丰;李心如;徐宇恒;唐佳雄;庞智毅;张清河;张奇星;王锟;吴敏;骆耀敬;黄萍;李继强;段小嬿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小嬿 |
| 主分类号: | H01T19/00 | 分类号: | H01T19/00;H01T19/04;H01T1/02 |
| 代理公司: | 南宁智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9 | 代理人: | 邓世江 |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冲 装置 避雷针 | ||
1.一种反冲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弧组件(1)、反冲组件(2)、接闪组件(3)和引雷杆(4),所述引弧组件(1)设置在反冲组件(2)的一端,且引弧组件(1)与反冲组件(2)之间设置有电弧导环(11),所述接闪组件(3)设置在反冲组件(2)的另一端,所述引雷杆(4)的一端固定在接闪组件(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冲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冲灭弧装置和接闪反冲组件(5),所述接闪反冲组件(5)设置在两个反冲灭弧装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冲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冲组件(2)包括反冲管(21)和若干个爬弧边(22),所述反冲管(21)中间设置为空心结构,若干个爬弧边(22)固定设置在反冲管(2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冲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闪反冲组件(5)包括电极和反冲口,所述电极设置在引雷杆(4)的底部并封闭引雷杆(4)的底部,所述反冲口倾斜设置,并设置在电极的底部侧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冲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弧组件(1)设置为锥形管(1B),锥形管(1B)内部设置为空心结构,锥形管(1B)的顶端和底部均开设空孔结构,锥形管(1B)的底部与电弧导环(11)固定设置;
所述锥形管(1B)的侧壁有若干个弧形凸边(1B1)、若干个弧形凹边(1B2)或者若干个平面板(1B3)组成,若干个平面板(1B3)设置为三角形板结构,三角形板倾斜设置,且相互连接,若干个弧形凸边(1B1)倾斜设置,一个弧形凸边(1B1)一边与另一个弧形凸边(1B1)另一边连接,弧形凸边(1B1)的凸出结构设置在外边,若干个弧形凹边(1B2)倾斜设置,一个弧形凹边(1B2)一边与另一个弧形凹边(1B2)另一边连接,弧形凹边(1B2)的凹槽结构设置在外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冲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组件(1)设置为椭圆形金属球壳(1D),所述椭圆形金属球壳(1D)底部和顶部均设置有开孔,椭圆形金属球壳(1D)的内部设置有喷口管道壁(1D1),喷口管道壁(1D1)设置在底部开孔和顶部开孔的侧边,椭圆形金属球壳(1D)的底部开孔固定在电弧导环(11)上,椭圆形金属球壳(1D)底部开孔和顶部开孔均与电弧导环(11)连接处的反冲组件(2)连通,构成电弧喷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冲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组件(1)包括圆形金属球壳(1E)和/或喷口脚墩(1E1),所述圆形金属球壳(1E)底部和顶部均设置有开孔,圆形金属球壳(1E)的底部开孔固定在电弧导环(11)上或者喷口脚墩(1E1)上,所述喷口脚墩(1E1)设置为底部大上端小,且内部空心的墩管,所述墩管底部固定在电弧导环(11)上,圆形金属球壳(1E)的底部开孔和顶部开孔经喷口脚墩(1E1)与电弧导环(11)连接处的反冲组件(2)连通,构成电弧喷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冲灭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组件(1)包括空心球壳体(1F)和连通管(1F1),所述空心球壳体(1F)底部和顶端均开设有开孔,空心球壳体(1F)的底部开孔处固定在连通管(1F1)的顶端,所述连通管(1F1)的底端固定在电弧导环(11)上,所述空心球壳体(1F)底部和顶部均开孔,且经连通管(1F1)与电弧导环(11)连接处的反冲组件(2)连通,构成电弧喷口。
9.一种反冲灭弧避雷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的反冲灭弧装置、锁紧组件(6)和金属球座(7),反冲灭弧装置通过锁紧组件(6)固定在金属球座(7)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反冲灭弧避雷针,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的反冲灭弧装置,若干个反冲灭弧装置均通过锁紧组件(6)固定在金属球座(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小嬿,未经段小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67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调风装置的籽粒收割机清选室
- 下一篇:导光板顶角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