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主抗菌的引流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36292.8 | 申请日: | 2019-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24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扈玉华;吴建瓴;扈轶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扈玉华 |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L2/18 |
| 代理公司: | 南昌大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5 | 代理人: | 孙林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主 抗菌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主抗菌的引流管,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一侧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多组第一嵌入口,且第一嵌入口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抗菌液袋,所述导管本体内部的上下两壁分别固定设置有多组第二嵌入口与第三嵌入口,且第二嵌入口与第三嵌入口的开口处皆固定设置有渗透面,所述导管本体表面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阴性鲁尔接头。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具有对导管本体所附着的细菌进行抑制和灭杀的效果,同时具有防止细菌在管壁内分泌细胞外粘液导致导管堵塞的效果,避免在使用时患者受到感染,使得患者的病情加重,同时也能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主抗菌的引流管。
背景技术
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一般采用硅橡胶或聚氨酯等材料制成。
使用时医生利用手术配合将导管的一端插入到体内或创面的引流部位,另一端在体外可与引流接管等其他体外器械连接,通过体内压力、重力或负压吸引等压力的作用向体外引流,无菌提供,一次性使用,用于将患者积液、渗出液或气体向体外引流。常见的有胸腔引流导管、脑室引流导管、脑脊液外引流导管、腰椎外引流导管、颅脑外引流导管、腹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脑室引流管、胆管引流管、胆汁引流管等。
现有的引流管在插入的过程中病菌易附着于引流管的表面或内部,从而导致患者受到感染,使得患者的病情加重,降低患者的生存率,并且现有的引流管在使用时当细菌附着在硅胶管内时会分泌细胞外粘液,细菌分泌的细胞外粘液过多最终可能导致导管完全堵塞,影响引流管的正常使用,使得患者体内的积液无法正常排出。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自主抗菌的引流管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自主抗菌的引流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自主抗菌的引流管,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一侧的表面固定开设有多组第一嵌入口,且第一嵌入口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抗菌液袋,所述导管本体内部的上下两壁分别固定设置有多组第二嵌入口与第三嵌入口,且第二嵌入口与第三嵌入口的开口处皆固定设置有渗透面,所述导管本体表面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阴性鲁尔接头。
优选的,所述抗菌液袋通过摩擦力固定设置在第一嵌入口的内部,所述抗菌液袋为硬质的矩形状,且抗菌液袋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外防护盖与滴漏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嵌入口与第二嵌入口相互贯通,所述滴漏管延伸置第二嵌入口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嵌入口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无菌棉,且无菌棉顶部的表面与滴漏管的滴漏端接触。
优选的,所述导管本体一侧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凹口,所述阴性鲁尔接头固定安装在凹口的内部,所述阴性鲁尔接头与导管本体平行。
优选的,抗菌液袋的内部设置为克林霉素注射液,所述第三嵌入口的内部设置有利福平抑菌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扈玉华,未经扈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62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