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调冷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5412.2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0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黄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佳雪车用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30 | 分类号: | F24F13/30;F25B3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冷凝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冷凝装置,其包括冷凝管组件,与冷凝组件连接、且气体能冷却成液体的过渡管,过渡管包括能将介质中的气体和液体分离的管体,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上述空调冷凝装置内设置有与冷凝管组件连接的过渡管,过渡管能将经过冷凝管组件冷凝后的介质通过进液通道收集,介质进入到过渡管后,液体和残留气体发生分离,液体通过出液通道流出过渡管继续冷凝,残留气体会留在过渡管内冷却成液体后流出过渡管,这样就能保证将流经空调冷凝装置的气体基本转变成液体,大大增强冷凝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冷凝装置是空调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将压缩机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气体进行降温冷却,使其变成为液态。
现有技术中,当空调系统应用于如汽车等布局空间有限制的使用场合时,由于冷凝装置中的冷凝管布置较少且长度有限,经过冷凝装置的气体不能完全受冷而转变为液态,较多的残留气体会与液体一起排出,导致从冷凝装置的出液口流出的介质呈气液混合状态,冷凝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将气体基本转变成液体,冷凝效果好的空调冷凝装置。
一种空调冷凝装置,包括由多根冷凝管组合形成的冷凝管组件,能收集所述冷凝管组件中的介质并进行气液分离、且气体能冷却成液体的过渡管,所述过渡管包括能实现气液分离的管体,分别与各根所述冷凝管对应连接、容许所述冷凝管组件内的介质进入所述管体的进液通道,和能将所述管体内的液体输出的出液通道。
所述管体包括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呈夹角设置的第二管体。
所述夹角设为160°。
所述第一管体沿所述冷凝管组件内各根所述冷凝管排列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管体沿垂直于所述冷凝管组件形成的平面向下延伸。
所述进液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一管体上;所述出液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二管体远离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
所述过渡管设置在所述冷凝管组件的一侧。
所述冷凝管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出液通道连接的出液冷凝管。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凝管组件另一侧、将所述介质传送到所述冷凝管组件中的进气管,插装在所述进气管端部、具有与各根所述冷凝管对应的分流通道的分气管,分别连接所述分流通道和冷凝管的输气管,以及与所述出液冷凝管连接的出液管。
所述出液管外壁安装有探头。
所述冷凝管设为四根;所述分气管的所述分流通道设为四个;所述过渡管的所述进液通道设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冷凝装置,其包括过渡管,过渡管包括能实现气液分离的管体,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上述空调冷凝装置内设置有与冷凝管组件连接的过渡管,过渡管能将经过冷凝管组件冷凝后的介质通过进液通道收集,介质进入到过渡管后,液体和残留气体发生分离,液体通过出液通道流出过渡管继续冷凝,残留气体会留在过渡管内冷却成液体后流出过渡管,这样就能保证将流经空调冷凝装置的气体基本转变成液体,大大增强冷凝效果。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冷凝装置,管体包括第一管体,与第一管体呈夹角设置的第二管体;第一管体沿冷凝管组件内各根冷凝管排列的方向设置;第二管体沿垂直于冷凝管组件形成的平面向下延伸;上述结构能在空调冷凝装置安装到空调系统中时,第二管体位于第一管体的下方,使得进入过渡管中的液体能沿着介质的流动方向从第二管体的下方经出液通道流出,而残留气体会上升浮在第一管体顶部,待冷却成液体后下落随液体流出过渡管;上述结构能保证进入过渡管的液体与残留气体发生分离,液体能从管体中流出,残留气体留在管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佳雪车用空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佳雪车用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54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