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增压泵外置的气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4904.X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0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明;冯琦;姬广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嘉动力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12 | 分类号: | F17C1/12;F17C13/00;F17C13/06;F04B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增压泵 外置 结构 | ||
1.一种新型增压泵外置的气瓶结构,包括内容器组件、外容器组件和绝热夹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容器组件内设有内容器组件,外容器组件与内容器组件之间设有绝热夹层,所述外容器组件与内容器组件之间一端设有气瓶前端支撑组件,另外一端设有内后封头组件,内容器组件位于气瓶前端支撑组件处设有内前封头组件,所述内容器组件内设有预留缓冲罐、气瓶进液管、气瓶出液管和气瓶气相管,气瓶进液管、气瓶出液管和气瓶气相管分别与气瓶前端支撑组件连通,所述外容器组件一侧设有外副筒体,所述外副筒体内设有充液腔和增压腔,充液腔与内容器组件之间通过连通管路机构连通,增压腔与气瓶前端支撑组件上的分配头系统通过增压泵气相管线组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增压泵外置的气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瓶前端支撑组件包括分配头系统、前颈内支撑管、玻璃钢挡圈、前颈外支撑管和前颈法兰,前颈法兰上设有前颈外支撑管,前颈外支撑管内设有前颈内支撑管,前颈内支撑管一端延伸至前颈外支撑管外的一端设有分配头系统,前颈外支撑管与前颈内支撑管之间设有玻璃钢挡圈,内前封头组件上位于气瓶前端支撑组件处设有内前补强圈,分配头系统与气瓶进液管、气瓶出液管和气瓶气相管连通,气瓶进液管通过管线固定件固定在内筒体上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增压泵外置的气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器组件包括内筒体、内前封头组件和内后封头组件,内前封头组件和内后封头组件位于内筒体两端,内前封头组件的内前封头上位于气瓶前端支撑组件处设有分子包筒体,分子包筒体上设有分子包管帽,气瓶前端支撑组件位于分子包筒体内,内后封头组件的内后封头上设有支撑棒,支撑棒贯穿内后封头,位于内筒体的一端设有管帽,另外一端贯穿处位于内后封头上设有内后补强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增压泵外置的气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容器组件包括外筒体,外筒体一端设有外前封头,另外一端设有外后封头组件,外后封头组件包括外后封头、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支撑圈,外后封头上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对应内后封头上的支撑棒设有支撑圈,第一支撑板上位于支撑圈处设有第二支撑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增压泵外置的气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副筒体内设有内副筒体,外副筒体一端设有外副封头,另外一端设有驱动端法兰,内副筒体位于副支撑圈的一端设有热端法兰,内副筒体与外副筒体之间设有固定圈和环形支撑件,内副筒体内设有低温增压泵,低温增压泵与内副筒体之间设有充液腔和增压腔,充液腔位于内副封头的一端,低温增压泵位于驱动端法兰的一端设有绝热材料,绝热材料位于增压腔处设有盖板,盖板与低温增压泵之间设有密封件,盖板与内副筒体之间设有密封圈,低温增压泵连通有泵出液管,泵出液管延伸至驱动端法兰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增压泵外置的气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副筒体与内副筒体之间位于外副封头之间设有副第一支撑板,内副筒体的内副封头一端与副第一支撑板之间设有副支撑棒,副支撑棒贯穿副第一支撑板和内副封头,内副封头上位于副支撑板处设有副垫板,副第一支撑板上位于副支撑板处设有副支撑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增压泵外置的气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路机构包括外置增压泵进液管线组件和内置增压泵进液管线组件,外置增压泵进液管线组件包括泵进液外管、第二泵进液内管和放散管,泵进液外管一端通过第一泵进液内管与内筒体连通,另外一端通过第二泵进液内管与充液腔连通,泵进液外管上设有泵进液阀和第一放散管,第一放散管上设有第一安全阀和第一手动放散阀,泵进液外管上设有保冷材料,第一泵进液内管位于内筒体内的端部设有过滤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增压泵外置的气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泵气相管线组件包括气相管、第二放散管和回气阀,气相管一端与分配头系统连通,另外一端与增压腔连通,气相管与分配头系统连通处设有回气阀,气相管上连通有第二放散管,第二放散管上设有第二安全阀和第二手动放散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嘉动力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英嘉动力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49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旋转功能的电子班牌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皮影纹饰雕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