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应力传感器预应力调节的检测装置与抽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4851.1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4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马广杰;刘琴;王红丽;刘安;罗代亮;杨玉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L25/00 | 分类号: | G01L25/00;G01R19/165;G01L5/00;E21B43/00 |
代理公司: | 41119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旭东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力传感器 游梁 单片机 检测装置 预应力调节 输入接口 显示模块 直接检测 抽油机 输出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 非接触式 固定装配 应力变化 壳体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应力传感器预应力调节的检测装置与抽油机,抽油机包括游梁,游梁上设有应力传感器;游梁上固定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与所述游梁固定装配的壳体以及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单片机具有输入接口,所述输入接口与应力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还连接有一个用于显示应力传感器信号的显示模块。应力传感器直接检测游梁的应力变化大小,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显示模块的显示对预应力直接进行调节,通过该自动、非接触式的直接检测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对预应力调节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应力传感器预应力调节的检测装置与抽油机。
背景技术
游梁式抽油机采油系统是陆上油田主要的机械设备,示功图测试技术是获得抽油机井载荷工况和油藏动态产能信息的重要手段。授权公告号为CN203931145U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非承载式抽油机井工况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通过检测抽油机游梁应力及倾角,实现了游梁式抽油机示功图的自动测量,具有稳定可靠、维护方便等优点。
该检测装置的应力传感器通过螺栓固定在抽油机游梁上,通过应力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游梁的应力变化大小。但用螺栓的方式固定应力传感器时,会产生附加的预应力,那么应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应力变化包括了产生的预应力,预应力过大还是预应力过小都会引起应力传感器的输出超过量程范围,从而导致输出的示功图异常。因此,需要对应力传感器固定过程中产生的预应力进行调节。
目前,对预应力进行调节的手段是:操作人员在抽油机游梁上方,一边通过万用表测量应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值,一边调整安装的螺栓的松紧程度,通过人工的反复操作,直至调整到应力传感器输出电压值在合理范围内。该调节过程中要求操作人员在调节螺栓的松紧程度,同时,还要手动借助万用表检测应力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值,不仅需要双手的动作,还需要眼的配合,非常不便,还容易误触其他设备部件;调节过程的时间长短依赖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
因此,现有方式在对预应力进行调节的效率十分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应力传感器预应力调节的检测装置与抽油机,以解决目前对预应力进行调节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应力传感器预应力调节的检测装置包括,
壳体,用于与游梁固定装配;
单片机,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单片机具有输入接口,所述输入接口与应力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单片机还连接有一个用于显示应力传感器信号的显示模块。
有益效果:现有技术手动检测导致效率低下的主要在于在调螺栓的同时,还必须借助万用表接触待检测部位、手眼配合执行预应力检测的操作,因此在人工检测的基础上和对操作人员熟练程度的高要求下,导致了对预应力检测的效率低下,也进一步影响着整个调节过程的效率;而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应力传感器直接检测游梁的应力变化大小,通过该自动、非接触式的直接检测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对预应力调节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底板与游梁固定连接;底板上凸设有筒体,筒体内设置电路板,筒体上设有盖板,通过该壳体的结构设置实现了设置有电路板的壳体与游梁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或者底座上开设有贯通孔,贯通孔用于穿设线缆。
进一步的,为了独立给检测装置进行充电,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设于壳体内的电池。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检测模块进入检测状态,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触发检测装置进入到检测状态的触发模块,所述触发模块连接单片机。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模块为磁感应元件。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模块为按键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48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绝压正弦压力发生腔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传感器标定的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