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外浮顶的具有空间通气功能的二次密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34384.2 | 申请日: | 2019-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6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 发明(设计)人: | 孟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德林科环保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90/34 | 分类号: | B65D90/34;B65D90/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杜澄心;张亚军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外浮顶 具有 空间 通气 功能 二次 密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外浮顶的具有空间通气功能的二次密封装置,包括喇叭口状的二次密封主体和环状的二次密封空间通气装置;二次密封主体沿其上沿一周设有与罐壁连接的若干螺栓孔,并通过连接螺栓与罐壁周侧密封连接;环状的二次密封空间通气装置内侧与二次密封主体下沿连接,外侧与浮盘顶部设的环形立板密封连接,使该二次密封空间通气装置位于浮盘顶部上方一定距离,在所述的二次密封空间通气装置上,有间隔排列且向下方的通风口。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有效降低了二次密封空间油气浓度,消除密封间的油气超标隐患,避免油罐雷击火灾,同时与现有各种密封匹配,可以在线安装等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油罐密封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储油罐和油库规模的大型化,对浮顶储油罐浮盘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发生多起外浮顶储罐二次密封起火的事故。新型浮顶金属油罐的雷击事故较多,虽然雷击是主要原因,设备的本质安全存在缺陷也是重要原因。一是防雷设计的缺陷;二是由于油罐不同于普通建筑物,不论是拱顶罐还是浮顶罐,罐顶均有可燃油气外泄,尤其浮顶边缘的一二次密封处,是造成火灾的部位之一。因此如何提高密封程度或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对策,以减少油气达到燃烧、爆炸极限,消除密封间的油气超标隐患才是避免油罐雷击火灾的根本措施。
二次密封空间产生大量油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主要原因一级密封不严,大多数外浮顶储油罐的一次密封与罐壁之间密封不严密,有的甚至缝隙明显,以至于储液的液面露出。这不仅与一次密封自身的缺点有关,还和以下原因有关:1)储罐本体安装过程中超差过大。有些储罐建成投产时间早,当时建造工艺和焊接工艺落后,储油罐壁板在预制、切割,搬运、摆放、吊装和焊接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按照程序操作,或者没有很好地按照标准执行,都有能使壁板的垂直度和椭圆度发生超差,造成浮船侧面立板变形,罐壁椭圆度较大,密封宽度不一样等问题,导致了一次密封不严密。2)储罐基础沉降的影响。储罐经过充水试验和长期运行后,储罐基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降,一定数值内的均匀沉降是无害的。但由于储罐基础承压不均匀,储罐基础产生平面倾斜,油罐整体也将产生一定的倾斜,使得浮船向一侧漂移,造成浮船的周向密封间距不均匀,出现密封不严或者过紧现象。此外,罐主体承载也将受到影响,承载不均匀,引起罐壁凹凸变形,浮船与罐壁之间的环向空间间隙大小不均匀,影响了一次密封的效果。导向管和量油罐垂直度偏差较大。在外浮顶储油罐中,浮船是沿着导向管和量油管上下运行的。如果导向管和量油管垂直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浮船在升降过程中就会产生一定的倾斜,所以浮船与罐壁之间间距大小不均匀,影响了油罐一次密封的效果。4)罐壁焊缝打磨不干净。罐壁板焊接完成后,如果没有将罐壁上的环向焊缝和纵向焊缝打磨干净,焊接缺陷太尖锐,那么在储罐投入生成运行之后,随着浮顶的来回升降,储罐的密封材料极容易受到损坏,引起一次密封不严密。5)密封老化开裂。储罐投入运行之后,经过长时间阳光照射、风雨的侵蚀或者储罐运行时加热盘管过热等,填料式弹性软密封的密封材料容易发生老化,甚至出现开裂的现象,导致了一次密封失效。
2、刮蜡器质量不合格,现在储罐大部分均采用各种刮蜡器,如果刮蜡器的质量不达标,造成罐壁产生大量的壁挂原油,这些原油会在二次密封空间内产生大量的油气。
3、外浮顶储油罐的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安装质量不到位,以及浮盘外径超标或者局部突出等情况都会影响一次密封的密封效果。
4、二次密封安装在一次密封的共用螺栓上,能随着浮盘升降在罐壁表面滑动,由于二次密封里面的防蒸发隔膜能较好的控制油气损耗挥发,使其密封性极强。这种双重密封不仅防止了雨水,风沙渗入罐内,而且还对从一次密封泄露出来的油气进行了再一次的密封。虽然有效地将储罐内的储液与外界隔离开来,但是从一次密封泄露出来的气体,以及一二次密封中间本身残留的油气无法散发出去,在一二次密封之间的环向空间内形成了油气空间,油气浓度超标时,带来了安全生产隐患。
综上所诉述,产生二次密封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如下:
1、一次密封补偿量不够,产生缝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德林科环保设备(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沃德林科环保设备(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43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