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式地下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34077.4 | 申请日: | 2019-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3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申毅;樊绍胜;闫森;程嘉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2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谭武艺 |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地下 综合 巡检 机器人 系统 | ||
1.一种轨道式地下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包括用于通过轨道(1)进行巡检作业的机器人本体(2),所述机器人本体(2)内部带有主控单元,所述机器人本体(2)的顶部设有用于和轨道(1)配合的轨道行走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行走机构(3)上设定位单元(4),所述定位单元(4)包括里程计(41)、RFID收发器(42)和里程校正触发开关(43),所述机器人本体(2)底部设有巡检作业设备单元(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地下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2)底部设有具有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自由度的二自由度机械臂(6),所述巡检作业设备单元(5)通过二自由度机械臂(6)与机器人本体(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地下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巡检作业设备单元(5)包括气体检测模块(51)、局部放电检测仪、灭火装置、图像采集设备(52)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式地下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检测模块(51)包括推杆电机(511)和抽气管(512),所述推杆电机(511)的末端和抽气管(512)相连,所述机器人本体(2)内部安装有气泵以及气体检测传感器,所述气泵与抽气管(512)相连,气体检测传感器安装在气泵的气流管路上,所述推杆电机(511)、气泵以及气体检测传感器均与主控单元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式地下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52)为双目云台相机,所述双目云台相机的云台上设有可见光摄像头以及红外摄像机,所述双目云台相机的可见光摄像头、红外摄像机以及云台分别与主控单元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地下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2)设有锂电池模块和稳压电源模块,所述电池模块通过稳压电源模块和主控单元相连,所述机器人本体(2)的一侧设有无线充电接收器(21),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21)的输出端与锂电池模块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地下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2)上设有无线网桥(22)和超声波雷达(23),所述无线网桥(22)和超声波雷达(23)分别与主控单元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地下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行走机构(3)包括行走轮单元以及四个支撑架(31),所述行走轮单元包括行走轮和行走驱动电机,所述行走驱动电机的外壳和机器人本体(2)相连,所述行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行走轮相连以驱动行走轮与轨道(1)发生相对运动,所述支撑架(31)上设有承重轮(311)以及可转动的转动平台(312),所述转动平台(312)的转动轴线与承重轮(311)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转动平台(312)的两侧和支撑架(31)之间设有第一弹簧(313),且所述转动平台(312)的两端设有第二弹簧(314),所述第二弹簧(314)的端部均安装有导向轮(315),所述导向轮(315)的轴线与转动平台(312)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
9.一种轨道式地下综合管廊巡检系统,包括轨道(1)以及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轨道式地下综合管廊巡检机器人,所述轨道(1)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与RFID收发器(42)配合的RFID定位标签(11)以及至少一个用于触发里程校正触发开关(43)的触发部件(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式地下综合管廊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上至少一个固定位的一侧设有无线充电桩(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40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