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带导向孔的寰枢椎固定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4040.1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2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郑轶;殷一红;袁欣华;王伟斌;扶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胡智勇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向 寰枢椎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带导向孔的寰枢椎固定板,包括板体,板体四角均设有固定板;板体四边均设有植骨槽;固定板上设有若干个导向孔,且每个导向孔带有不同的角度;导向孔内表面设有导向螺纹,且导向螺纹的轴心线与导向孔的轴心线重合;固定板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孔,且每个定位孔带有不同的角度。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带导向孔的寰枢椎固定板,为患者定制个性化寰枢椎固定板,使导向孔和定位孔的角度、数量、位置更加合理,且导向孔和定位孔的设计方向和置钉方向一致,避开患者的重要组织,避免依靠术者经验来植入固定板,从而减少寰枢椎螺钉置入不当的情况,加强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带导向孔的寰枢椎固定板。
背景技术
经口咽入路寰枢椎脱位治疗法,是治疗寰枢椎脱位常用的方法,具有入路直接,解剖层次简单,不直接牵拉颈延髓,可直接解除脊髓腹侧压迫等优点。
现有的寰枢椎固定板虽然已经具有固定寰枢椎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不足:(1)、现有的寰枢椎固定板置钉孔位置固定,为非解剖型钢板,置钉区域受限;(2)、寰枢椎后方即为延髓,外侧为椎动脉,而逆向寰枢椎螺钉置入的角度依靠术者经验,有可能因为寰枢椎螺钉的不当置入造成脊髓血肿,甚至呼吸抑制等严重并发症;(3)、现有技术中虽然已经有骨科置钉用导向模板,然而口腔内空间狭小,导向模板难以配合寰枢椎固定板使用。
因此,需要一种根据不同患者个性化定制的自带导向孔的寰枢椎固定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带导向孔的寰枢椎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带导向孔的寰枢椎固定板,包括板体,所述的板体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均设有固定板;所述的板体四边均设有植骨槽,且所述的植骨槽位于两块固定板之间;所述的固定板上设有若干个导向孔,且每个导向孔带有不同的角度;所述的导向孔内表面设有导向螺纹,且所述导向螺纹的轴心线与所述导向孔的轴心线重合;所述的固定板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孔,且每个定位孔带有不同的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板体带有贴合患者寰枢椎的弧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向孔的轴心线方向与矢状面的夹角10° -30°。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向孔的数量为4-8个。
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孔的轴心线方向与矢状面的夹角0° -30°。
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孔的数量为4-8个。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体与所述固定板一体成型,且为钛合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带导向孔的寰枢椎固定板,根据不同患者,用CT扫描,并用3D打印定制个性化寰枢椎固定板,使导向孔和定位孔的角度、数量、位置更加合理,且导向孔和定位孔的设计方向和置钉方向一致,避开患者的重要组织,避免依靠术者经验来植入固定板,从而减少寰枢椎螺钉置入不当的情况,加强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板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1-板体,2-固定板,3-植骨槽,4-导向孔,5-导向螺纹, 6-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带导向孔的寰枢椎固定板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40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