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定位及拆卸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34035.0 | 申请日: | 2019-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4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 发明(设计)人: | 孟波;陈骏萍;卢波;袁桧;陈璋;翟晓杰;李晓瑜;秦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 |
| 主分类号: | G09B23/36 | 分类号: | G09B2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胡智勇 |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定位 拆卸 物体 识别 实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于定位及拆卸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箱和新物体;实验箱包括第一框体以及可拆卸连接于第一框体上方的第二框体;第一框体一侧设有开口;开口上方设有顶板;顶板上表面设有间距一致网格线;第二框体包括两块第一侧板和可拆卸连接于两块第一侧板之间的两块第二侧板;新物体包括设置在顶板上表面的探究物及设置在顶板下表面的磁吸;探究物上设有刻线,且刻线与网格线相匹配。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定位及拆卸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方便实验者对新物体快速定位,又能减少实验误差,同时方便拆卸、清洗和干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定位及拆卸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新物体识别实验利用动物喜欢探究新异环境(物体)的特点检测其对过去接触过的物体的记忆,通过视频追踪观察并记录实验动物对新物体(或在新位置的物体)的嗅探次数、时间等参数可以很好的评估实验动物的事件记忆能力。
现有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大多为一个透明的实验箱,在实验箱底板的某个位置放置新物体,接着观测动物对新物体的探究行为。然而,在观测中时常出现以下问题:1、新物体在实验箱内的位置缺乏参照,实验中往往通过目测或用测量工具简单测量放置新物体,如此就增加了实验误差,严重时会导致实验失败,需要重新实验;2、新物体在实验箱中缺乏固定,动物在嗅探新物体时,造成新物体位移,从而增加了实验误差;3、实验箱体拆卸麻烦,不易清洗和干燥,从而延误实验进程。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于定位及拆卸的新物体识别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箱和新物体;所述的实验箱包括第一框体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框体上方的第二框体;所述的第一框体一侧设有开口;所述的开口上方设有顶板;所述的顶板上表面设有间距一致的网格线;所述的第二框体包括两块第一侧板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两块第一侧板之间的两块第二侧板;所述的新物体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上表面的探究物及设置在所述顶板下表面的磁吸;所述的探究物上设有刻线,且所述的刻线与所述网格线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板上方的四边边缘处设有第一凹槽,且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凹槽四边均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下端均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匹配,且所述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中贯穿有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侧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规格一致的第二凹槽,且所述的第二侧板的侧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凹槽中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的第二侧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规格一致的第四通孔,所述的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相匹配,且所述的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通孔中贯穿有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端设有盖子,所述的第二侧板上端还设有通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盖子均为透明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探究物底部固定连接有磁铁片,且所述的磁铁片与所述磁吸可以相互吸引。
进一步地,所述的探究物底部还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滑垫底部设有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40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层电容器镀金用挂具
- 下一篇:一种基于伯努利原理的辅助排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