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矩形坯中间包整体浸入式水口对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3234.X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0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东;李波;魏星光;潘艳泽;李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56 | 分类号: | B22D41/5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刘伟 |
地址: | 0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矩形 中间 整体 浸入 水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矩形坯中间包整体浸入式水口对中装置,属于冶金行业连铸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主体台架(3)垂直固定在固定底座(1)上,上固定横梁(4)和下固定横梁(10)分别固定在主体台架(3)上,上固定横梁(4)和下固定横梁(10)之间设有垫块(12);所述固定底座(1)包含对中定位梁(6)、对中支座(7)和对中横梁(8),对中横梁(8)通过螺栓固定在对中支座(7)上,对中横梁(8)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对中横梁(8)垂直布置的对中定位梁(6),对中横梁(8)和对中横梁(8)两端的对中定位梁(6)在同一水平面上构成对中平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快速定位水口,实现塞棒与浸入式水口严格对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矩形坯中间包整体浸入式水口对中装置,属于冶金行业连铸浇钢工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浇钢工艺全部采取连续浇注,主要设备包括回转台、中间包、结晶器和拉矫机。在换包和钢包注流断流期间,中间包充当了贮钢池的角色,可以连续向结晶器提供钢液,这样使多炉连浇成为可能。中间包由塞棒、浸入式水口、预制件、工作层、永久层等构成,通过塞棒的升降来控制钢水流量。中间包与结晶器之间使用浸入式水口进行衔接,浸入式水口与塞棒对中程度、伸出中间包长度、插入结晶器液面深度都会影响钢水的流场和铸坯质量,甚至会发生浸入式水口断裂刺钢事故,因此,浸入式水口的安装效果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矩形坯中间包整体浸入式水口对中装置,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安装浸入式水口,避免水口倾斜,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矩形坯中间包整体浸入式水口对中装置,包含固定底座、斜支撑、主体台架、上固定横梁、上固定横梁安装孔、下固定横梁、下固定横梁安装孔、垫块和吊钩,主体台架垂直固定在固定底座上,主体台架与固定底座之间设有斜支撑,上固定横梁和下固定横梁分别固定在主体台架上,上固定横梁和下固定横梁上下平行布置,上固定横梁和下固定横梁之间设有垫块,上固定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上固定横梁安装孔,下固定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下固定横梁安装孔,主体台架的顶部设有吊钩;所述固定底座包含对中定位梁、对中支座和对中横梁,对中横梁通过螺栓固定在对中支座上,对中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对中横梁垂直布置的对中定位梁,对中横梁和对中横梁两端的对中定位梁在同一水平面上构成对中平台。
所述主体台架包含两个平行布置的立柱和两个立柱之间的紧固横梁,两个平行布置的立柱分别固定在固定底座中的对中支座上,所述立柱与对中横梁垂直布置。
所述上固定横梁和下固定横梁之间的垫块的截面为矩形。
采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该装置中的主体台架通过上固定横梁和下固定横梁固定在中间包塞棒机构底板上,使主体台架与塞棒机构处在同一垂直面,对中平台与塞棒机构横梁平行,通过调整浸入式水口到对中平台水平面和垂直面之间的距离,实现塞棒与浸入式水口严格对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中间包浸入式水口对中装置,能够快速定位水口,实现塞棒与浸入式水口严格对中,尤其对于多流水口,不需要二次调整,水口损伤概率减少90%以上,大大降低了返修次数和事故隐患,确保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A剖视图;
图中:固定底座1、斜支撑2、主体台架3、上固定横梁4、紧固横梁5、对中定位梁6、对中支座7、对中横梁8、上固定横梁安装孔9、下固定横梁10、下固定横梁安装孔11、垫块12、吊钩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未经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32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