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2724.8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0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冯涛;姜雷;王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08 | 分类号: | F16H48/08;F16H48/3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张晶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差速器 行星 齿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结构;由挡片、钢珠和行星齿轮组成;挡片采用环形球面钢板结构,在环形处设有内侧翻边和外侧翻边;外侧翻边嵌入行星齿轮的环形凹槽中,将挡片与行星齿轮连接在一起;内侧翻边与行星齿轮的中心孔对齐,并将钢珠密闭在行星齿轮与挡片之间;挡片的凸球面与差速器右壳的凹球面配合。行星齿轮采用凸球面结构,与钢珠配合;行星齿轮采用中心圆孔结构,与行星齿轮轴配合;行星齿轮采用锥形齿结构,与半轴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相对于原来的滑动摩擦方式,减少了行星齿轮凸球面的磨损;提升了差速性能;增加了差速器总成的使用寿命,提升了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结构。
背景技术
国内汽车车桥中,差速器行星齿轮与差速器壳之间采用减磨垫片结构,以减少行星齿轮转动时对差速器壳造成磨损。此种结构,行星齿轮与减磨垫片之间采用滑动摩擦,由于行星齿轮旋转时受到轴向力作用,长时间使用后,行星齿轮与减磨垫片之间仍会产生磨损,影响差速性能,降低差速器总成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汽车车桥中,由于行星齿轮与差速器壳之间采用滑动摩擦的减磨垫片结构,长时间使用后,导致行星齿轮与减磨垫片之间产生磨损,导致差速性能下降,导致差速器总成的使用寿命降低等问题,提供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结构,提升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结构的应用部位—差速器总成,差速器行星齿轮结构2的凸球面与差速器右壳3的凹球面贴合,差速器行星齿轮结构2的中心圆孔与差速器右壳3的圆孔对齐;差速器行星齿轮结构2的锥齿形与半轴齿轮4的锥齿形啮合;行星齿轮轴1的轴径穿入差速器行星齿轮结构2和差速器右壳3的圆孔。
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结构,由挡片5、钢珠6和行星齿轮7组成;
所述挡片5采用环形球面钢板结构,在环形处设有内侧翻边9和外侧翻边8;所述外侧翻边8嵌入行星齿轮7的环形凹槽中,将挡片5与行星齿轮7连接在一起;所述内侧翻边9与行星齿轮7的中心孔对齐,并将钢珠6密闭在行星齿轮7与挡片5之间;所述挡片5的凸球面11与差速器右壳3的凹球面配合。
所述行星齿轮7采用凸球面结构,与钢珠6配合;所述行星齿轮7采用中心圆孔结构,与行星齿轮轴1配合;所述行星齿轮7采用锥形齿结构,与半轴齿轮4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结构,通过在行星齿轮总成中采用一组钢珠结构,在差速时,行星齿轮与挡片之间实现滚动摩擦的方式,相对于原来的滑动摩擦方式,减少了行星齿轮凸球面的磨损;提升了差速性能;增加了差速器总成的使用寿命,提升了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结构的应用位置—差速器总成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差速器行星齿轮结构局部视图;
图3为挡片内侧视图;
图4为挡片外侧视图;
图5为行星齿轮视图;
1、行星齿轮轴;2、行星齿轮结构;3、差速器右壳;4、半轴齿轮;5、挡片;6、钢珠; 7、行星齿轮;8、外侧翻边;9、内侧翻边;10、凹球面;11、凸球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27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镀铜球清洗设备
- 下一篇:联体提升货柜的电气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