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框式溢流返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2530.8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8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军锋;薛志鹏;邴汉昆;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04 | 分类号: | F23C10/04;F23C10/2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溢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框式溢流返料装置,由返料管、下料管、框式溢流槽和四个风帽组成。四个风帽均略微向下倾斜,且平行安装在溢流槽的右端,并且不超过下料管的延长线。该框式溢流返料装置设计简单,维修方便,避免了风帽与下料管物料的直接接触,同时,向下的倾角使得物料不易堆积在风帽之间,有利于颗粒输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流化床的返料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框式溢流返料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燃烧是一种新型的洁净、高效燃烧方式,固体颗粒返料装置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关键部件。返料装置必须保证足够的压差来克服负压差,既起到气体的密封作用,又能将固体颗粒送回床层。作为非机械阀的一种,U型阀无机械转动部件,采用气体推动固体颗粒运动,将固体颗粒物从低压处送到高压处,对固体颗粒流量的调节作用较小。阀和立管依据自身的压力平衡自动地平衡固体颗粒的流量。常见的U型阀存在着结构复杂、少量固体颗粒滞留等问题,导致U型阀底部出现死区,堵塞松动风口,甚至影响流化床锅炉的连续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框式溢流返料装置,能保证物料流动畅通,避免风帽与下料管物料的直接接触,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框式溢流返料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返料管、第一风帽、第二风帽、第三风帽、框式溢流槽、第四风帽和下料管;所述返料管和下料管通过框式溢流槽相连通,所述第一风帽、第二风帽、第三风帽和第四风帽安装在框式溢流槽的右侧,且第一风帽、第二风帽、第三风帽和第四风帽均不超过下料管的延长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帽、第二风帽、第三风帽和第四风帽均略微向下倾斜,同时,第一风帽、第二风帽、第三风帽和第四风帽的右端分别设有松动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管垂直设置在框式溢流槽的顶部,所述返料管倾斜设置在框式溢流槽的左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风帽与下料管物料不会直接接触,保证物料流动畅通;
2、相比于传统U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3、风帽倾斜,物料不易在返料器中堆积,风帽不易被颗粒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返料管1、第一风帽2、第二风帽3、第三风帽4、框式溢流槽5、第四风帽6、下料管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框式溢流返料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返料管1、第一风帽2、第二风帽3、第三风帽4、框式溢流槽5、第四风帽6和下料管7;返料管1和下料管7通过框式溢流槽5相连通,第一风帽2、第二风帽3、第三风帽4和第四风帽6安装在框式溢流槽5的右侧,且第一风帽2、第二风帽3、第三风帽4和第四风帽6均不超过下料管7的延长线。
本实施例中,第一风帽2、第二风帽3、第三风帽4和第四风帽6均略微向下倾斜,同时,第一风帽2、第二风帽3、第三风帽4和第四风帽6的右端分别设有松动风口。
本实施例中,下料管7垂直设置在框式溢流槽5的顶部,返料管1倾斜设置在框式溢流槽5的左侧。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25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扶梯转向段梯级脱落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中管理的节能高效海水淡化系统